作為下半年的首月,7月份的信貸規模自然受到市場各方的關注。記者從部分金融機構獲悉,由于受地方融資平臺和地產信貸窗口指導的影響,可以說,金融機構普遍存在著信貸額度儲備現象。
對此,昨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分析認為,按照監管部門的季度投放節奏來看,下半年本身投放量較上半年會偏少。另外,在監管層的窗口指導的影響下,7月份的信貸數據或在5000億左右。
昨日,記者從部分金融機構獲知,7月的信貸指標存在著沒有用完的情況。其中,工行信貸部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從4月份監管部門對放貸有所控制以來,我們每月就存在著一定的信貸額度儲備。”
按照監管要求,商業銀行需要按照3:3:2:2的季度投放節奏。那么,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金融機構總體新增人民幣貸款4.63萬億,以全年7.5萬億左右的目標計算,這一額度接近全年目標的62%,略超既定的上半年60%的投放節奏要求。這意味著,留給下半年的新增額度將在3萬億左右,月均約5000億,而6月金融機構新增信貸6034億元。如此算來,7月信貸規模環比或降17.2%。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表示,下半年的信貸投放規模會比較“平”。由于本身按照上下半年60%和40%的投放節奏來說,下半年的信貸投放額度會略少一些。另外,從目前看地方融資平臺和地產信貸的窗口指導沒有明顯變化,同時,來自其他經濟部門的信貸需求有所減弱的情況下,下半年的信貸投放大概就在3萬億左右,而7月份的信貸規模或在5000億左右。
中信建投宏觀經濟分析師王洋認為,從央行發布的上半年貸款投向看,整體上,新增貸款得到了有效控制。分類別和分時段看,二季度較之一季度新增貸款已大為減速,由于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管控以及房地產新政以來的房地產貸款收緊。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的這兩個貸款大戶分別為3萬億和2萬億,占到全部新增貸款9.59萬億元的50%。
此外,王洋認為,“近期銀監會的兩條消息,成為支持信貸或繼續收緊的理由。”
消息稱,7月20日,銀監會召開第三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會議,會中通報,融資平臺、房地產、過剩產能領域,正成為當下最重要的三大信貸風險,其中融資平臺貸款的風險敞口約在1.5萬億元。此外,7月22日,銀監會公布二季度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保持“雙降”,撥備覆蓋率進一步提高。
當然,對于下半年的形勢,王洋認為,保增長仍然是今年的頭等大事,信貸風險相對于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是次要問題。此外,加強貸款風險控制不等于收緊信貸,恰恰相反,為避免信貸質量惡化,維持貸款的增速是必要的,這也是上半年新增貸款特別是中長期貸款依然偏多的原因。在體制性原因尚未改革情況下,信貸風險控制不能化解和消除信貸風險,銀監會不能給出信貸放松特別是風控放松的預期。
同時,王洋表示,貨幣政策應當服從于經濟增長,信貸的放松依賴于經濟下滑和信貸需求的下滑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