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新規增加了我國茶葉出口的難度,對企業的生產、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許將造成國內茶企重新洗牌。面對越來越高的“綠色壁壘”,企業普遍認為,發展有機茶將成為必然選擇。
歐盟日前宣布,從10月1日起,將對我國出口茶葉采取新的進境口岸檢驗措施,要求所有從中國進口的茶葉必須通過歐盟指定口岸進入;所有貨物必須有常規入境文件才被允許進入指定口岸;將對10%的貨物進行農藥檢測,如果該批貨物被抽中,則要實施100%抽樣檢測(每一個麻袋)。此次歐盟抽樣檢測的農殘項目指標也有所提高,噻嗪酮、吡蟲啉、三唑磷等主要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都更加嚴格。這些措施對我國茶葉出口將造成怎樣的影響?我國茶葉企業能否順利跨過這道新“門檻”?本報記者對我國主要茶葉產地進行了采訪調查。
歐盟新規增加了出口難度,但不必過于恐懼
面對歐盟此次出臺的新措施,受訪的相關部門和企業普遍認為,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我國茶葉出口。
浙江省茶葉產業協會秘書長胡迪鈞表示,國際上農藥殘留限量標準一直在改變,越來越嚴格,對茶葉檢驗項目也日漸繁多,如果企業對國外的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不夠了解,情況一旦發生變化,就常常容易踩到“地雷”。此外,歐盟規定今后從中國進口的茶葉必須從指定口岸進入,對茶葉企業和進口商來說,將增加內陸中轉運輸的成本,這無疑將加劇企業本就高企的成本壓力。
云南省茶葉產業辦公室主任楊善禧表示,歐盟新的進境口岸檢驗措施對云南普洱茶出口的影響目前還有限,因為“歐盟并非普洱茶的傳統消費市場,出口量很小”。2010年云南茶葉出口量5714噸,其中從昆明海關出口歐盟的普洱茶只有約30噸,通過深圳等地轉口出口歐盟的普洱茶也只有400多噸,數量還非常少。不過,還是會對普洱茶拓展海外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
福建省茶葉學會副秘書長姚信恩則認為,雖然出口難度有所增加,但是國內茶葉企業沒必要過于恐懼和悲哀。“歐盟等國外市場對我國出口茶葉提高檢測標準不是一次兩次了,大部分出口茶企逐步具備了應對此類問題的能力,同時從心理上、管理上、技術上都已經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