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0月8日電(記者 賈思玉)70多歲的黃伯,獨居深水埗一處不足4平方米的板間房(即一個單位分隔出多個房間,廁所廚房要共用)。物價在漲,房租也漲,去年1200元(港幣,下同),今年1500元。即使領取綜援,仍不足以應付租金,要靠撿紙皮和廢報紙貼補。
住在天水圍公共屋邨的梁氏一家三口,堅持不領綜援。周先生做外判工、臨時工,受惠于今年5月開始實施的每小時28元的最低工資,月收入由6000元升至8000多元,但扣除房租、水電費、買菜錢等家用后捉襟見肘。周太太已準備“出去找事做”。
謝氏夫婦是大學畢業生、“80后”打工仔(非地產、金融業),兩人月入2萬元,超出公屋申請資格。他們面對“樓價升、置業難”,加薪又追不上通脹。
這三組由學者提供的案例,帶出香港多個貧窮群體:獨居長者、在職貧窮人士和“夾心層”形成的“貧窮新一代”。盡管他們生活方式各異,卻同唱“悲歌”。
貧富懸殊“頑疾”苦纏香港多年。特首曾蔭權早前表示,定于下周三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會致力處理包括貧富懸殊在內的民生議題。
過去一年,香港經濟改善,失業率降至十余年來新低。根據港府統計處的數據,以綜援水平作貧窮線,香港貧窮人口由2009年的近84萬人跌至2010年的約76萬人。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指,用全港住戶入息中位數的一半衡量,去年香港貧窮人口超過120萬。
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副教授黃洪對中新社記者指出,港府應著力“在職貧窮和長者貧窮”問題,多花心思和資源。香港人口日趨老化,到2033年,65歲或以上長者料達217萬人。他呼吁建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令強積金計劃以外的家庭婦女、打散工者、傷殘人士等亦“老有所依”。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提出近年香港“貧窮新一代”現象,即月入介乎1萬至2萬元、福利保障以外的“夾心層”,大多是有專上教育程度的年輕人,人數達116萬。他促請港府發展多元產業,增加就業出路,并著重解決他們的住屋問題。
“收入差距持續擴大,會引起較為普遍的不滿情緒和挫敗感。”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鐘劍華指出,香港正經歷結構性轉變,包括人口老化、經濟增長放緩、外來競爭加劇等,港府規劃和資源分配應更有針對性。
他指,香港社會保障網其實只有綜援制度,花費占香港每年300多億元福利開支的73%。他指,以往港府扶貧紓困多為一次性、短期的“開倉派米”式的做法,而現在是時候檢討社福制度,如參考內地引入保險機制。
黃洪亦認為,綜援制度常與教育、醫療津貼等相沖突,香港社福安全網應分散一些。
他又指,港府應參考歐盟等地,明確貧困線,定下未來10年、15年清晰的減貧指標,從而推動一系列長遠的扶貧政策,避免政府“發力”東一下、西一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