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春季蔥價翻升,售價進價差三倍。是什么使得大蔥坐地起價、扶搖直上?
3月15號,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中最低的大蔥批發價不足2元,但超市大蔥平均銷售價格接近6元,批發價與銷售價足足差3倍,高價大蔥究竟是因產量降低,還是商家炒作?是什么使得大蔥坐地起價、扶搖直上?
春節過后,大蔥的價格不降反升。3月15號,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最低的大蔥批發價格雖不足2元,但也比往年高出許多。商販告訴記者,這是由于去年菜農都賠了錢,今年種的人就少了。
商販:因為去年便宜今年才貴啊,農民他都不傻賠錢賣,都不賣了,人家都不種了。
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也認為,大蔥價格的上漲與種植大蔥農戶人數的減少有著直接的關系。
李國祥:估計大概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呢就是去年價格暴跌,好多賣不出去,那么導致今年菜農不敢種,種的少了,第二個就是最近一段時間的天氣偏冷,不好長。
盡管大蔥的批發價格已經不低,但通過中間商進入消費者手中的大蔥價格更是高得離譜。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北京家樂福普通大蔥的平均零售價在7元/斤左右,貿易市場普通大蔥的平均零售價在8元/斤左右,而住宅區小商販普通大蔥的平均零售價則在5元/斤上下浮動。
為什么大蔥批發價格與零售價格差距將近三倍?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某負責人說,成本是主導因素,但可能也存在炒作行為。
趙主管:高端的社區他們的攤位費也要高一些,他們面對的消費群也要高一點吧,但是現在就我這還有,把價格就抬高,就是炒作而且是一種暴利。
李國祥認為,大蔥價格的巨大波動以及銷售商故意抬高價位根本原因在于菜農的小生產跟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不相適應。
李國祥: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現在的小生產跟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不相適應;第二個我們現在的農民對市場的分析管理能力太差;第三個就是我們的政府缺乏頂層設計!(記者婁書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