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高進口成本,波及下游產業——
全球通脹帶來漲價壓力
4月15日,北京京客隆超市針織路店,家住呼家樓北街的王大媽在上下比較著食用油價格:金龍魚壓榨一級花生油5升裝價格118.8元,胡姬花壓榨一級花生油5升裝超過122.5元……最后,她放棄了花生油,把一桶5升裝的金龍魚大豆油搬到購物車里,66.5元的價格比花生油實惠不少。
幾個月前,金龍魚壓榨一級花生油5升裝價格才93元,胡姬花壓榨一級花生油5升裝價格也在90元左右。而金龍魚大豆油5升裝價格還不到50元。
去年4、5月份以來,豬肉、食用油、牛奶等主要副食品輪番漲價,城鄉居民的“菜籃子”越來越重了。
這一輪番漲價,與全球性物價上漲緊密關聯。
“目前的全球性價格上漲的根源是石油漲價引發食品漲價,進而推動各國消費價格指數上升。”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畢吉耀說。
2007年,國際原油價格猛漲近60%,為過去10年中漲幅最大。今年4月15日,紐約商品交易所的原油5月份期貨價格更上漲至113.79美元/桶,為自1983年有交易以來最高。
不僅僅是石油,鐵礦砂等資源類商品的價格同樣引人注目。
自2004年我國正式參加鐵礦石價格談判以來,國際鐵礦石價格已連續4年上漲,至今累計漲幅已達到165%。前不久,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已宣布將礦石漲價65%,這較去年9.5%的漲幅不可同日而語。
2007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45%,鐵礦石、氧化鋁的對外依存度也分別達到41%和43%。原油等基礎原材料幾乎處于各種產業的頂端,它們飛快漲價,“不僅直接抬高了我國的進口成本,而且通過各種渠道波及下游產業和其他相關行業,為經濟運行增加了不穩定因素。”畢吉耀說。
提價 客戶不接受;不提價,廠家就無利可圖——
企業遭遇“兩難”境地
“2008年我們計劃進口外礦1200萬噸,今年鐵礦石漲價,將給生產成本帶來巨大壓力,面臨的漲價因素高達90多億元,這進一步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河北唐鋼集團一位負責人說。
河北省冶金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認為,對于很多以生產初級產品為主的中小鋼鐵企業,鐵礦石漲價,有可能是致命的打擊。預計2008年,河北鋼鐵行業減利因素達200億元—240億元。在河北鋼鐵產業集中的唐山、邯鄲等地,已有部分鋼鐵企業陷入困境。
事實上,還在2007年,受鐵礦石漲價影響,河北省1/3的鋼鐵企業利潤同比增長為負數。
為應對鐵礦石漲價影響,如今,全國鋼材市場已是“漲聲一片”。
2月25日,寶鋼出臺二季度普碳鋼價格政策,主要產品熱軋、冷軋均上調800元/噸,上調幅度分別為21%和17%。
市場上看,同春節前相比,每噸建筑用鋼的價格甚至上漲了1000元左右。
漲價沖動很快向下游產業傳導:“我們正準備提價。”山東某農用機械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然而,“漲價”也是雙刃劍:產品漲價在緩解成本壓力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業市場競爭力。缺乏競爭力的中小企業最終將不得不退出市場。
“如果大批中小企業因此倒閉,必然會增加失業率。”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會長劉福垣說,“自2000年至今,我國已有810萬家中小企業因不同原因破產、倒閉,直接影響的就業人口超過2000萬人。”
不僅僅如此。原材料價格上漲,還直接影響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2007年,我國外貿依存度已達70%左右。分商品品類看,2006年我國鞋的出口依存度為67%,彩電64.2%,DVD87.2%,摩托車63.9%。這使相關產業更易受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增大了產業安全風險。
原材料漲價后,“提價,客戶不接受;不提價,廠家就無利可圖,生產難以維系。”上海飛馬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貿管部茅霞華說。
加強調控,化解漲價壓力;苦練內功,提高生存能力——
是挑戰 也是機遇
“必須高度重視全球性通貨膨脹對我國的影響,采取綜合措施,努力減緩國際市場基礎性產品價格上漲對我國的沖擊。”國家發改委分析人士指出,應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緩解和改善內外需增長不平衡狀況,為盡快提高下游行業企業經濟效益創造有利的宏觀環境,化解漲價壓力。這包括加強對物價上漲形勢的跟蹤研究,圍繞從緊貨幣政策的實施,增強匯率彈性,逐步釋放匯率升值壓力,完善穩健財政政策,改變國民收入分配過于向資本傾斜的格局,加大向勞動者分配的比重,增加城鄉居民的購買力等等。
針對農副產品漲價趨勢,要加大農業生產扶持力度,努力保障市場供應,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不斷檔、不脫銷;針對工業基礎原材料漲價趨勢,以節能減排為核心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特別是對水泥、有色、電石、鐵合金等落后產能,建立市場退出機制。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張曉剛說,對鋼鐵行業來說,就是要結合節能減排,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優化產品結構上來,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從根本上改變初級產品多、深加工產品少,能耗高、技術含量低、單位產品贏利能力低的落后局面”。
歸根到底,企業在“漲”聲中生存,依賴于苦練內功,增強生存能力。要靠自主創新,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檔次和水平。
石油等基礎性原材料全球漲價是個“坎兒”。“如果能夠很好應對,不僅有利于實現經濟結構調整、轉型,更有利于實現發展模式的轉變,推動中國經濟躍上新臺階。”一位經濟學家如是說。
這是挑戰,也是機遇。
通脹難題席卷全球(鏈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預計,今年美國、歐洲等發達經濟體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將升至2.6%,創1995年以來新高。美國2月份CPI較上年同期上升了4%。而歐元區15國3月份CPI較上年同期的升幅達到了3.5%,創出10年來的峰值,也大大超出了歐洲央行目標區間。
食品、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是推高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據世界銀行測算,過去3年全球食品價格累計上漲83%。IMF預計,今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CPI升幅為7.4%,創2001年以來最高水平。(杜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