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家海外搶得頭破血流也難開拓國內市場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
十三年前我國已經明令禁止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廣泛應用,但白色泡沫污染禁而不止,眼看我國已成白色泡沫替代品——環保紙制品的全球生產基地,但令人諷刺的是產自這個基地的商品,95%以上的制品均出口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能流入國內市場份額的僅僅是鳳毛麟角。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金融危機的壓力之下 ,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的新型材料類環保產業,國內紙包裝制品企業(其中不乏上市公司)龐大的產能亟待轉向國內市場。
現狀1:環保餐具需收費 推廣難
生產紙制餐具的業內人士有一個生活習慣:絕不用快食面的包裝盒及聚乙烯類塑料餐具,因為他們知道99%以上的快食面盒狀的紙板餐具包裝制品必須要進行表面淋涂處理工序才能具備防水防油功能,俗稱“打蠟”。
1999年,我國當時的經濟貿易委員會下達禁止白色污染的公文,俗稱6號令。2001年相應的政府部門又下達了6號文,重新強調禁止白色污染。這件公文及各級政府相關治理白色污染的主要內容是: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制品。本報記者看到6號令上寫道:本目錄淘汰的是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生產方式落后、產品質量低劣、環境污染嚴重、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而“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即名列落后產品之列,淘汰期限為2000年。該令要求各地人民政府要督促本地工商企業執行,對拒不執行淘汰目錄的企業,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然而,各種一次性的塑料包裝、塑料餐具目前仍在使用。
本報記者在廣州各大餐館、餐飲店鋪及購物中心看到,不少地方用白色泡沫餐具打包食物,偶有一些高端的餐館用環保的紙制餐盒為客人打包剩菜,不過有的要收一元的飯盒錢。
現狀2:勞動力成本翻番 出口壓力大
一位陳姓的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在幾年前就投資過一個環保紙制包裝項目,產品雖好,但是仍然敵不過價格更便宜的白色泡沫產品,不出三年項目破產,被迫出售工廠還債或轉行。”
現在全國共有一百多家紙制餐具的生產商,但是市場99%全部在歐美。美國政府在“禁白”令上的執法是望文生畏的,初次警告,二次重罰,三次吊銷經營者營業執照的力度促使該類環保產品市場逐年擴大,在美國,絕大部分的一次性餐具是紙制品,如果有廠家提供聚乙烯塑料餐具則必須負責100%回收。
但目前在國內,紙制餐具的銷量只占一次性餐具市場的2%。我國環保紙制餐具在一次性餐具市場里不敵白色泡沫餐盒的根本原因是價格,白色泡沫餐盒一個只有0.1元,而一個紙制餐盒價格是0.25元,后者是前者的2.5倍。
另外,紙制餐具出口壓力加大,企業盼內銷。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經升值31%左右,而勞動力成本已經幾乎翻倍且還在不斷上升, 主要生產材料又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價格也高位震蕩令這一百多家中國廠家發展缺乏主動造血能力,國際市場競爭力明顯不足。
對策:
一 :企業改生產線謀突破
業內人士確信中國的紙制品餐具市場的潛力很大,環保紙包裝遲早都要從外需市場逐步轉向內需市場。“我們公司的‘十二五’規劃是實現設備、用工及產品結構的全面轉型。屆時,我們新生產車間的用工同比將只占現在原生產用工總量的26%,逐步實現企業轉型升級愿景。”廣東綠洲紙模包裝制品有限公司相關人員對本報記者說道。綠洲的產品結構轉型是指緊貼市場需求,不斷創造出新產品,比如生產iPhone5的手機包裝盒,同樣的用料,售價是托盤的3倍。而國外對紙制餐具的需求增長,今年該公司預期同比增長20%,明年預期銷售超過2個億,同比今年增長40%以上。
二:專家呼吁加強白色污染監管
我國制漿造紙工程專家、國家工程院院士陳克復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雖然我國在治理白色污染方面一直在進步,但是與歐美發達國家比較起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社會要提高對白色污染的認識。但是同時也要看到,短期內取消塑料餐具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塑料餐具價格與紙制餐具價格幾乎相差2倍,我國還有很多老百姓負擔不起紙制餐具。因此,我們政府要嚴格管理塑料餐具的使用,比如像一些發達國家那樣嚴格規定生產者銷售多少個塑料餐具就要回收多少個回來。
三: 地方財政部門出面為企業呼吁降稅
本報記者了解到,韶關市財政局發布的韶財法〔2012〕27號文,就向廣東省財政廳呼吁調整全降解非木植物纖維環保制品出口退稅方案,建議:將目前13%的出口退稅率提至17%;或者建議在原稅目下新設一個明細稅號,出口退稅率為17%,產品名稱及備注為“全降解非木植物纖維環保制品”。
綠洲公司也呼吁政府相關出口政策作相應調整:“今年尚有對普通的家電出口和下鄉有退稅或補貼,但是對環保紙制餐具卻沒有同樣的優惠政策。”浙江省歐亞輕工裝備有限公司紙制餐具部門負責人裘亞珍表示:“面對大范圍應用的塑料餐具已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我國政府顯然還要動真格地去管理,而且這些塑料餐具現在也不是沒有替代品,目前國內生產的各種紙制餐具質量水平已經相當高,均出口到歐美市場,關鍵在于政策。” (文、圖/記者 陳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