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繞有著1300萬常住戶籍人口的北京,一條集醫療、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健康產業帶正在穩步發展之中,按照河北省的“十二五”規劃,未來五年,將在三河、香河、廣陽、安次、涿州形成五個健康產業基地,每個基地容量不少于一萬人。
記者在三河燕郊的健康產業基地看到,一座規劃投資130億元、總建筑面積達120萬平方米的健康城已經投入使用,健康城由醫院、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醫學研究院、醫護培訓學院、國際會議中心和醫學院六大板塊組成。
截至目前,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已經落成,規劃設置床位12000張,自理賓客入住居所按家居式花園洋房設置,半自理和非自理賓客入住居所按星級賓館設置,一期項目已有2300張床位被啟用,占總規劃床位的20%。養護中心設有老年大學、娛樂健身設施、心理咨詢、圖書館和宗教場所,還配備醫護人員利用遙感監測設備對高危賓客進行晝夜監測,以便提供及時救護服務。
燕達國際健康城副總裁林振坤說:“當前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北京及周邊的老人,未來希望至少能夠吸引東亞,甚至是歐美的一些華人回到祖國的土地上,在一流的老齡養護服務中走好他們最后、也是最完美的一程。”
據三河燕郊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燕達國際健康城的投資方是河北三河燕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由于敏銳地意識到健康產業發展的廣闊前景,這家以建材和房地產起家的民營企業自2007年開始醞釀轉型、投身醫療健康和老年養護產業。
分析人士認為,燕達實業集團的變身與中國正在進行的經濟結構調整相契合,也與外商在中國直接投資的變化趨勢相一致。多方數據顯示,中國服務業的巨大潛力正日益受到海內外資本的關注。
本月初,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發布《2012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流入服務行業的外商直接投資在2011年首次超過流入制造業的外商直接投資,中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結構已開始向服務業傾斜,主要特征是非金融類服務業引資增加,傳統制造業引資放緩,報告預計內需市場將成為中國今后有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優勢。
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最新數據顯示,二季度中國企業景氣指數為126.9,宏觀經濟運行仍然處在景氣區間。分行業看,企業景氣指數以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最高,其次為社會服務業,再次是工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住宿和餐飲、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房地產。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中國服務行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3.5%,比去年同期略有攀升。經濟學者常修澤說,這一數字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個百分點。其中,健康服務業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目前大約只有4-5%,遠遠低于美國16%的比重。他說:“這種巨大的差距恰恰表明了發展空間的巨大”。
作為《國家服務業發展規劃》(2011-2015)的專家論證會專家組組長,常修澤對服務業發展寄予厚望,他認為服務業將是未來五至十年,乃至更長時間里,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之所在,必須以創新精神加以推動。
他說,服務業主要包括生產型服務業和生活型服務業,前者涉及金融服務業、現代物流業、交通運輸業、技術服務業、商務服務業、工程咨詢服務業、人力資源服務業、節能環保服務業;后者包括商貿、旅游、居民服務、文化、體育健身、休閑、教育服務和醫療健康社區,不管是哪一領域都需要注重業態創新與技術進步。例如,在商貿這一傳統服務領域,中國人對網絡購物的熱情已使第三方支付服務企業迅速興起。2011年,中國人民銀行為27家企業頒發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艾瑞咨詢預測中國互聯網支付去年全年交易規模突破2萬億元。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在發展服務業的過程中,現代服務業應該成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焦點。他說,盡管目前對現代服務行沒有統一的界定,但是比較普遍的理解是要具有一定創新功能、與消費升級相關,比如信息服務、移動互聯、法律、保險、現代金融等。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外資研究部副研究員聶平香指出,過去三十年,中國制造業雖然發展迅速,但是由于缺乏發達的生產型服務體系支撐,自身還從事大量非核心的服務性經營活動,導致了競爭力低、經濟效益差。中國應抓住產業結構調整的契機,加快生產型服務業對內對外開放以及同制造業的融合,帶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鞏固中國作為“世界制造中心”的優勢。
學者們還提出,服務行業的騰飛需要體制上的創新,要有民辦的思維,敢于打破壟斷,要學會用市場配置資源,發揮“看不見手”的作用,此外,還要加快文化教育體制的改革,解放思想、提高創新力。
常修澤說:“要保持中國經濟穩步增長的長遠動力就必須把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結合起來,不能說撿到籃子里的都是菜,為了增長而增長,為了速度而速度。服務行業是利用投資調結構的重要抓手,也是極有潛力的新增長點。”
據悉,由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國家服務業發展規劃》已通過專家論證,正在報國務院審批。(記者 程云杰 范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