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有變 銀行次級債融資或受限放貸不影響
時間:2009-07-29 15:37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據報道,相關部門近期擬限制銀行濫發次級債,之前對未上市中小銀行發行次級債的計劃已開始停止審批。今年以來,14家上市銀行中已有11家提出了次級債發行計劃,發債計劃達到數千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次級債多為銀行間互相持有,監管層的新舉措將有利于緩解風險的持續累積情況。而在下半年的信貸發放中,多數銀行表示有充足資金完成放貸計劃。
國有銀行次級債發行
基本完成
“我們沒有發行次級債的計劃,目前資本充足率達到12%以上,完全符合監管要求。”常熟農商行董秘徐惠春對記者表示。監管層對未上市中小銀行的次級債計劃停止審批,是在2009年上半年14家上市銀行已經有11家提出了發行次級債計劃之后,但是據了解,一部分中小銀行的融資要求并不如大銀行強烈。
上半年,中資銀行累計發行次級債已達1600億元。國有商業銀行中,中、建、農已經完成了次級債發行計劃,7月22日,工行成功發行了400億次級債。除此之外,華夏、浦發等股份制銀行2009年至2010年的次級債計劃已經獲董事會通過。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底之前商業銀行次級債的發行總額至少超過4300億元。
工行、建行、中行三大銀行2012年底前擬發行3000億次級債。其中工行1000億、中行1200億、建行800億,加上建行2月26日發行的300億,總共是1100億次級債。
目前已經獲得股東大會發行次債的上市銀行包括:華夏銀行100億、交通銀行1100億、浦發銀行150億。興業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都有發債計劃。
國泰君安金融行業分析師伍永剛表示,次級債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基本上都是銀行間互相持有,實際上風險仍存在于系統內部。
資本充足率觸底回升
銀監會對于次級債的持有規模有嚴格的規定,商業銀行持有其他銀行發行的次級債和混合資本債總額不得超過其核心資本的20%,而且其風險權重高達100%。超過20%的部分要從資本內扣除,這些嚴格的措施,跟國際上基本一致。盡管不少銀行為提升資本充足率而有著較強的發債沖動,截至目前,尚無銀行超越銀監會規定的監管紅線。
根據2009年一季報,浦發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為4.84%,資本充足率8.72%;深發展核心資本充足率為5.27%,資本充足率為8.53%;民生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6.6%,資本充足率9.22%。這三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已低于10%,而招商銀行一季度末的核心資本充足率6.54%,資本充足率為10.95%。
不少商業銀行在上市之初,曾深切地感受到發次級債以提升資本充足率的好處。2008年深發展銀行得益于其在債券市場上發行的80億次級債,其2008年的資本充足率比2007年大幅上升48.7%,達到8.58%。而為了進一步提高資本充足率,深發展計劃繼續通過實施發行次級債、混合債券等補充資本充足率。
雖然對單一銀行,發行次級債確實有利于提高資本充足率,但是對于整個銀行來說,銀行體系的“資本充足率”并沒有改變。要提高核心資本,必須要提高盈利水平。由于銀監會規定,長期次級債務的可計算價值以核心資本凈額的50%為限,因而,銀行發行次級債補充附屬資本的時候就有了一道紅線。一直受到核心資本困擾的民生銀行已經找到了更好的解決辦法,即H股上市的股權融資計劃。
分析人士認為,銀行發行次級債主要是為了補充資本充足率。上半年,銀行信貸投放量較多,銀行資本充足率勢必會有一定下降,如果不及時補充資本金率,銀行就無法進一步擴充資本進行放貸。
下半年放貸暫無壓力
可以說銀行上半年已經“超額”完成了放貸任務,今年上半年我國銀行已新增貸款7.37萬億元人民幣,是去年同期的3倍,同時較今年全年放貸目標還多出47%。但種種跡象顯示,銀行下半年的放貸將迎來一種結構性的調整趨勢。
央行數據顯示,企業人民幣中長期貸款增長6月首次高于短期貸款。央行上海總部以及武漢、成都分支機構統計數據顯示,推動中長期貸款劇增的主因是公路、鐵路、橋梁等基礎設施項目融資需求的激增,此外,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回暖,優質房地產企業、政府土地儲備單位也重新納入信貸主要支持對象范圍。一方面,銀行熱衷于發放中長期貸款,但另一方面,分析人士擔憂,這種增長難以為繼。隨著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繼續加大,股市進一步分流存款,中長期存款增長乏力,中長期貸款需求不減,錯配效應凸現,會加劇銀行經營風險。
銀行面臨風險后以發行次級債方式補充資本金的同時,另一方面也在調整負債結構,降低貸款風險。一些商業銀行將貸款市場瞄準了消費類金融。隨著我國經濟的回暖,下半年宏觀調控重點或將轉入提高居民消費水平這一思路上,汽車、房屋、奢侈品等消費金融的市場潛力將得到激發,而銀行的盈利能力也將得到極大的釋放。
銀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銀行的資本金充足率基本符合監管部門的規定,因此即使限制銀行發行次級債的規定出臺,對銀行下半年信貸投放也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