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持不下的中國鐵礦石談判十七日終于有了初步結果。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與澳大利亞第三大礦石企業FMG公司簽訂了為期半年的協議,并獲得了比此前力拓與日韓鋼廠達成的基準價更低的“中國價格”。作為全球最大“吸鐵石”,中國如欲擺脫對鐵礦石的依存度,獲得“中國價格”,進行更多的境外礦產投資是理想選擇。
中鋼協十七日宣布,根據協議,中國寶鋼集團已經與澳大利亞FMG公司達成長期鐵礦石供應協議,鐵礦石定價較二00八年水平下調百分之三十五至百分之五十。合同從七月一日開始執行。
中鋼協稱,今年,澳大利亞FMG公司可向中國提供五千萬噸的鐵礦石。明年,FMG公司的產量可增至九千五百萬噸。湖南華菱擁有該公司百分之十七的股權,是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評價此次中國在曠日持久的鐵礦石價格談判中達成的首份協議。“我的鋼鐵”網高級分析師徐向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中國鋼鐵企業與全球三大礦產企業的談判陷入僵局,此次中方在鐵礦石談判中找到一個突破口,而且獲得了比此前日澳達成的首發價更大的降幅,雖然量不大,但具有象征意義。
徐向春說,雖然預料全球礦業三巨頭很難接受這個價格,但更長遠一些看,此次協議的達成,將加強中方與澳大利亞礦產企業FMG的密切程度。未來FMG的產能繼續擴張,在某種程度上,會削弱三大礦業巨頭的壟斷地位。如果中國采取類似的手段,發展三至五個FMG這樣規模的礦業企業,對中國未來的鐵礦石供應保障,會有很大幫助。
對于今天公布的協議,中鋼協副會長劉振江表示,“中國進口鐵礦石的談判機制在形成”。商務部也隨即表示,此次定價談判有別于傳統方式,是鐵礦石談判的新模式和新探索。
對于一九八一年以來形成的全球鐵礦石談判首發價機制的打破,徐向春表示,中國鋼鐵企業在鐵礦石談判中謀求更適合中方的價格,打破了鐵礦石談判中的首發機制。在全球市場中,鐵礦石的價格更加多元化,但仍然會采用長期協議方式,一年或半年一度的談判還會進行。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分析師張琳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作為最大買家,中國方面想擺脫對礦石的依存度,要么去收購國外礦石企業,要么去國外投資礦石開發。澳大利亞鐵礦的總儲量為三百五十億噸,且它不發展鋼鐵工業,中國已是澳洲所有礦山企業銷售計劃中的超大客戶。很多規模小但具有優良品質的礦山是中國境外投資的理想選擇。所以中國和FMG達成穩定買賣關系后,還要繼續和“第二個FMG”加強溝通、供需方面合作,并以合資、參股、獨資等多種方式加大對澳洲的鐵礦及其它金屬礦產的多元化投資。
由于此次協議達成的鐵礦石僅為二00九年中國鐵礦石貿易量的百分之十。業內人士透露,更多的中國鋼鐵企業仍然會與全球三大礦山企業保持長期合作,如果不能獲得更理想的價格,會按照日澳企業達成的首發價進行鐵礦石貿易。這也是中國鋼鐵企業的現實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