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嚴衛星 職務: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近年來,當每次爆發食品安全事件時,“食品安全標準”問題都會被提上桌面。多頭制定標準,相互交叉、重復,國標、地標、行標各行其道,導致我國雖然標準總數多,但個別重要標準或重要指標缺失,部分標準科學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
近日,衛生部在通報食品安全國家“十二五”規劃中透露,下一步將啟動對5000余項食品標準的系統清理。食品安全標準到底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的背后有著哪些深層次的原因?本報就此對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嚴衛星,他表示,到2015年,我國食品安全標準將實現國標、地標、行標的大一統。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張然本報制圖何將
□食品安全
“人們不會因為存在飛行事故就不坐飛機,因為這些風險人們能接受。對于食品人們則希望零風險,零容忍,但這個從科學角度不能做到,這個心態需要調整。”
京華時報: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現狀如何?
嚴衛星:頭號的食品安全問題是致病性微生物導致的食源性疾病。我們采用國外研究方法,推算食源性疾病發病率為0.157次/人年。外推至全人群,相當于中國每年發生2億多例食源性疾病。也就是說每六七個人就有一例。
京華時報:有些人拉肚子只是自己吃藥,不會去醫院解決,上述數字會不會存在低估的可能?
嚴衛星:這是全球各國普遍存在的問題。世衛組織曾估計,全球發達國家食源性疾病的漏報率高達95%。
京華時報:毒膠囊事件爆發后,有專家稱“一天吃六個毒膠囊沒事”引起爭議。食品安全對人身造成的影響有沒有明確依據?
嚴衛星:有幾個概念需要特別明確:首先什么叫危害?食品中可能會產生不良健康影響的生物性、化學性或物理性因素或狀況。什么是風險?各種危害產生不良健康作用的可能性及其強度。因此風險的實質是個概率問題。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的,危害不等于健康損害。
京華時報:“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這對百姓來說可能難以接受吧?
嚴衛星:今天我們不僅僅發現了已有的化學物質,還創造了很多新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存在于環境中就是風險,但并不一定有危害。人們不會因為存在飛行事故就不坐飛機,因為這些風險人們能接受。對于食品人們則希望零風險,零容忍,但這個從科學角度不能做到,這個心態需要調整。
京華時報:如此說來,我們還能做什么呢?
嚴衛星:從科學角度來說,主要任務不是消除危害,因為根本做不到的,要做的是把危害產生的風險控制在我們可接受的范圍。這個范圍會隨著社會發展調整,當前可接受范圍就是當前科技認識到的這樣一種含量,控制在不對我們健康帶來問題的標準。也許二三十年后認識提升了,就繼續調整范圍。30年前我們對很多有毒有害物質甚至認識不到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