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荒”問題上,民營石油業者開始高調反擊。昨日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執行會長齊放表示,今年出現“油荒”并無特殊原因,而是“兩桶油”對定價不滿在鬧情緒,希望向政府要補貼,而其根源就是目前壟斷的石油體制。
地煉無油源開工不足
10月初發改委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后,對于油荒的報道逐步見諸媒體。對此,齊放認為,油荒的根本原因是兩大石油公司對于政府定價不滿而在“鬧情緒”。據介紹,按照目前的定價機制,7月份時本來應該要上調油價,但是鑒于通脹考慮政府沒有上調,而10月初政府根據機制下調了油價,因此兩桶油就開始“鬧情緒”,煉廠開始逐步檢修,導致供應不足。
對于此前中石化指出地方煉油廠因煉油虧損,停產導致“油荒”的說法,齊放表示,雖然民營煉廠的產能有1.3億噸,但實際上開工量只有4000萬噸,山東地煉雖有5000萬噸產能,但兩大石油公司每年只配給170萬噸原油,地煉因無油源明顯開工不足。他表示,山東地煉目前沒有一家停工,民營煉油廠進口燃料油來加工成品油,成本比兩大石油公司原油成本每噸高出1300元,但目前依然有利可圖。
民營油企沒實力囤油
對于有觀點認為民營企業囤油導致油荒的說法,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執行會長錢其連則表示,目前柴油已經很貴,現在民營企業沒有這個資金實力來囤油,況且現在是有錢也買不到油。他認為,如果政府放開國內民營企業進口成品油以及原油,將減緩國內油荒問題。
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70%的煉油能力掌握在兩大石油公司手上,此外進口成品油和原油也完全由兩大石油公司壟斷。
■ 觀點
齊放:發改委約談“兩桶油”效果未現
對于此次油荒,此前中石化方面將矛頭直指民營煉油廠。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此前在金麒麟論壇上表示,我國成品油的煉制20%是來自地方煉油廠或民營企業,民營企業虧損,所以它只好停產,現在由中石化等國有企業來補這20%的份額。此外中石化方面也表示,目前煉廠的煉油負荷已經達到了100%甚至101%,正在全力增產。中石油也表示在增加產量以及進口保證國內供應。
一方面是民營企業稱煉油仍盈利且未停產,一方面是國有企業稱滿負荷生產,但市場油荒現象仍在,錢其連表示,這只能解釋為國有企業的煉油能力本身就無法保證巨大的市場空間,國企應該讓出一些市場份額給民營企業。
日前發改委約談兩大石油巨頭要求其保證秋收等農業用油。對于目前約談效果如何,齊放表示,“好像還沒傳導過來”,目前即使用高價也難買到油,自己企業的加油站只能限量供應。不過,不具名的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在保證農業用油供應上,國有石油公司確實做得比民營好,例如以低于市場價供應,并送油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