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19日發表聯合筆記文章指出,馬來西亞檳州將成立國際卓越教育中心,邀臺大、北大等國際一流學府到當地設立分校,以培養高科技產業所需要的人才。大陸北京大學等名校到臺灣來“拔尖”,十多名在臺灣學測中成績頂尖的學生將前往北大就讀。馬來西亞與大陸都展現了國際化、全球化的教育政策,反觀臺灣,朝野卻忙著對少數來臺陸生設置門檻?
文章說,綜觀近來臺當局積極推動的全球招商計劃,完成ECFA的法定程序,希望各國或地區的廠商來臺投資,期望透過合作帶動經濟發展。但在根本的“教育”這個環節,似未受到相等的重視。既沒有類似馬來西亞的計劃,至于陸生來臺限制、大陸學歷采認何時會實施,都還在作政治拉扯。
在全球化潮流下,世界各地教育愈趨開放、多元,大陸也早就鼓勵學生出國留學,并大量吸引國際學生前往。大陸吸收臺生就讀雖有其特殊考慮,但如此一來,正反襯臺灣拒陸生于千里之外的可笑。
文章最后指出,臺生、陸生交流就像兩岸相互播下的種子,可期待未來開花、結果,這才是前瞻觀點。大陸學歷良莠不齊,這是島內有人主張對大陸學歷采取保守態度的主因。確實,大陸各地學校的差異甚大,即使同一所大學不同系所也可能差異很大;但一些素質好的學校,表現絕對不輸臺灣。亦即,學歷認定問題可以技術克服,采取從嚴、從高認定都沒關系,若一概拒絕承認,其實是故步自封。我們對美國學歷的認定,不也有清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