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8月27日膠州消息 伴隨初秋的涼爽,臺中廣播電臺記者何梅菁日前到“中國剪紙之鄉”——山東膠州市采訪。
在剪紙藝術博物館,何梅菁向館長詳細了解了膠州剪紙藝術的起源、歷史發展和藝術傳承。館里正在剪紙的老師一邊耐心地向何小姐講解剪紙的技術、工具和手法,一邊用剪刀利索地將一個形象生動、姿態優美的“秧歌舞女”刻畫出來,并當場送給何小姐作為禮物。
何梅菁還到城隍廟進行參觀采訪。據悉,膠州城隍廟始建于1369年,迄今已有640多年歷史,歷經各朝代增建、翻修,現存主要建筑面積為1063.8平方米,是膠州市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一所古建筑。膠州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膠州城隍廟集中表現了老城隍廟的文化與功能,承載了城隍廟從古到今的歷史變遷。
作為“中國剪紙之鄉”,膠州剪紙藝術歷史悠久,目前出土最早的是1954年在艾山子村搜集到的五幅張家塋出土剪紙原料。由于膠州自古便是南北貿易樞紐,膠州剪紙受其影響,便形成了既融有纖巧工秀、近于寫實的南國情韻,又保留著粗壯質樸、簡練明快的北方基調等獨特表現方法。(中國臺灣網膠州市臺辦通訊員 遲永欣 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