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26日刊載了深圳大學學生李文舒的投稿文章,作者在大學圖書館看著臺灣的報紙,回想自己在臺灣做交換生的歲月,感覺特別親切。臺灣“其實并不遙遠,因為報章雜志給了我一個‘近在咫尺’”。
文章摘編如下:
現在的我,置身于大陸學校的圖書館,就在剛剛還在翻看昨日的《 中國時報》、《旺報》以及《聯合報》。雖然不是當日,但已非常知足,讓我身臨其境般感受到臺灣的脈動, 就像上學期在臺灣文大的曉峰圖書館時一模一樣。
從臺灣交換學習回來已1個多月,但是還日日牽掛那里的一切,臺風、豪雨、受傷中的蘭嶼以及衰落中的重慶南路書局……剛剛回來的時候,一直通過網絡來看臺灣新聞,但是獲得的總是支離破碎,并非原滋原味。
當我與臺灣漸行漸遠的時候,驚喜的發現學校圖書館報刊室有“熱乎乎的”《中國時報》、《旺報》、《聯合報》、《經濟日報》、《 中華日報》;期刊室有《遠見》、《聯合文學》、《新聞學研究》等各類臺灣雜志,其中涵蓋文學、藝術、管理、旅行……最多的則是學術期刊。
單單這些,就足夠讓我高興上一陣子,因為生活似乎又與之前有了關聯,不再像斷層樣被肢解,最起碼知道發生了些什么。再者,每日讀報、定期看雜志的好習慣又可以繼續了。
其實,臺灣報紙和雜志,尤其是學術期刊,在學校一直都有,但是觀看的心卻大不同。以往很少來報刊室,信息時代,網絡新聞可滿足大家的信息需求,更何況有智能手機在手。
但是,半年的交換學習生活,讓我貪戀上紙質的報章,尤其是豎排繁體字版的更是心頭大愛,更別提與臺灣培養了深厚的情誼。其實,也正是這種情誼取得了我的關注。
在報紙中,我可以看到臺灣眼中的世界動態、兩岸走向、每日的社會焦點、文化書評、娛樂影視,還有最重要的時事評論。這些普普通通的繁體字為我拼湊了一個活生生的臺灣,也賦予了更多的思考。
一期一期的雜志,一個個專題帶我更深入的走進之前匆匆來過的美麗小島。精致的圖片喚起了我最美好的回憶,一個個熟悉的鏡頭,一幅幅極富誘惑的美食照片都在不經意間勾起我的思念;還有教育、醫療等熱門話題; 文人的約稿更是讓我欣喜不已,因為又可以在第一時間聆聽那優雅的文字,可以以華人的身份享受文學的盛宴。
臺灣,其實并不遙遠,因為報章雜志給了我一個“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