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11日刊載《兩岸產業合作提升國際競爭力》一文,文章指出,兩岸要深化合作,需改變以往那種各行其道的民間合作模式。不僅要資金合作、更應創意合作、技術合作,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兩岸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為兩岸經濟融合奠定基礎。
文章摘編如下:
應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之邀,大陸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最近率團赴臺參加“兩岸企業家峰會”。輿論普遍認為,此行有助于建立兩岸民間高層次的經濟對話機制,并將掀起新一波的兩岸產業合作熱潮。
過去,兩岸產業的合作主要是民間與民間合作,即雙方民間企業基于互利需求進行合作:大陸提供勞動力和土地,臺商則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這種合作形式雖然能給雙方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畢竟仍是一方企業單打獨斗的模式,難以形成挑戰國際品牌的競爭力。因此,兩岸要深化經濟合作,要促進經濟融合,就必須改變以往那種各行其道的模式。
由于各自的經營文化、理念、策略有別,兩岸企業在合作過程中亦出現因種種分歧而陷入困境。就此,2011年兩岸在ECFA框架下設置的兩岸經合會成立了兩岸產業合作工作小組,并建立兩岸產業合作論壇;2012年“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也設立了產業合作小組。兩岸產業合作逐步走向機制化。此外,自2008年以來,兩岸共同舉辦了數十場產業搭橋活動,并就十多個產業合作進行深入探討對接。為兩岸產業界搭建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提供了更全面性的產業發展概況及重要產業政策的最新動態。兩岸經合會的產業合作工作小組還確定了LED照明、液晶面板、電動汽車、 無線城市、冷鏈物流作為重點推動的試點項目。
當前,兩岸經濟都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貿易與投資保護主義增加等,如此更需要兩岸產業攜手合作,共度難關。兩岸共同打造品牌,不僅是資金合作,更應是創意合作、技術合作,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兩岸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亦為兩岸經濟融合奠定基礎。
正如曾培炎指出的,兩岸經貿往來從無到有,長足發展,既促進大陸經濟繁榮,也給臺灣經濟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未來國際經濟低迷的形勢下,大陸和臺灣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理應形成更加緊密的聯系,攜手努力,摒除障礙,和衷共濟,共克時艱,共同成長,共同繁榮。(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