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清晨6時許,載有一尊翡翠媽祖像的鑾駕伴隨著鼓樂聲和悠揚的樂曲,緩緩駛出雨后的臺中港,從臺灣各地趕來的媽祖信眾,用旗幟、鞭炮、禮花和虔誠的心,迎接福建莆田湄洲祖廟贈送的尊貴神像。
由湄洲祖廟分靈臺中大甲鎮瀾宮的翡翠媽祖像繞道泉州、廈門,13日從廈門東渡碼頭搭乘“中遠之星”輪前往臺中港,于14日清晨5時抵達。
凌晨的臺中港,小雨淅瀝,以大甲鎮瀾宮迎駕團為首的數千名信眾在雨中靜靜等待。當媽祖像與迎候信眾“會面”時,雨漸漸停了下來。按“媽祖金身出巡”規格,鑾駕所經之處,鞭炮齊響,鑼鼓齊鳴,信眾雙手合十,虔誠跪拜,列隊進香。
前來迎接的臺中市長胡志強說,這樣的盛事是兩岸人民信仰和情感交流的體現,“媽祖深受臺灣人民的膜拜,這樣的活動能讓兩岸關系越來越近,因為兩岸的信仰都是出于同源”。他表示,加強宗教交流,能增進兩岸之間彼此善意、互動與信任。
據了解,此次分靈大甲鎮瀾宮的翡翠媽祖像,是湄洲媽祖祖廟繼1991年贈送北港朝天宮高14.35米的媽祖石雕像、2005年贈送金門天后宮媽祖會高9.9米的媽祖石雕圣像后,向臺灣贈送分靈的第三尊大型媽祖像。圣像抵臺后將在臺中市繞境3夜4天,并于18日在大甲鎮瀾宮舉行隆重的安座祈福典禮。
翡翠媽祖像高1.28米,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佘國平雕刻,同期制作的還有另外一尊等規格的翡翠媽祖像,以及60尊高約0.23米的小尊翡翠媽祖。據悉,另一尊等規格翡翠媽祖像將于2012年農歷三月廿三媽祖誕辰日安座湄洲祖廟,表達兩岸同奉媽祖的淵源;小尊翡翠媽祖則將統一開光,贈予世界各地的媽祖分靈宮廟。
媽祖原名林默,是北宋時期福建莆田的一位官宦之女。她生前熱心助人,為鄉里驅邪救危,升天后相傳仍不斷在海上顯現神跡,救苦救難。當地鄉親感到其恩德,于湄洲島上立廟奉祀,尊為“通賢靈女”。此后歷代皇帝逐漸加封,至清代被康熙皇帝加封為“天后”。
在閩臺地區,林默娘被尊稱為“媽祖”。隨著福建先民遷徙臺灣,發源于湄洲島的媽祖信仰也在臺灣島生根、開花。現在,臺灣2300萬人中就有1600多萬媽祖信眾,占總人口的七成以上,全臺各地共有2000多處媽祖宮廟。(記者 李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