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長周小川12日表示,從理論上講,存款準備金率調整的空間很大,但是要針對具體流動性狀況而言,而且其調整并不表明貨幣政策的松緊。同時,價格型工具的使用必須要特別關注對資本流動的影響。
周小川是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作出上述表示的。
周小川指出,“現在存款準備金率的水平是20%出頭,但是我們也有過比較低的時候,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存款準備金率只有6%。”從國際上看,其他一些國家的存款準備金率還有過更低的水平,因此從理論上講,我國存款準備金率調整的空間可以非常大。
但調整要看存款準備金工具的必要性,即看市場流動性究竟是多還是少。周小川說,“不能因為有空間,就認為可以隨意地上調或者下調,還是要針對具體的流動性狀況。”而流動性狀況又和外匯占款、國際收支平衡有關系。通常國際收支平衡都不太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劇烈的變動。
此前,市場有部分聲音認為,下調存準率是貨幣政策寬松的一個表現。在2月份信貸增長乏力的情況下,應該下調存準率,提振實體經濟。
對此,周小川澄清,近年來,存款準備金率工具的使用主要和外匯儲備增加或減少所產生的對沖要求有關,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并不是表明貨幣政策是松或者是緊。
對于久未運用的價格型工具,周小川介紹,央行歷來非常重視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但具體使用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各種約束,進行利弊分析。現在經濟全球化,因此需要特別關注的一個因素就是觀察利息變化對資本流動的影響,“在一些發達國家實行非常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情況下,全球流動性非常充裕,如果我國的利率上調太快的話,會導致大量的資本流入,世界上也有一些新興市場國家正面臨這樣的問題。”(據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