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3日電 (金融頻道 于戀洋)近期上市公司“不務正業”現象日益明顯,放貸款、炒股、炒房者比比皆是,從2012年開始銀行理財由于風險低等特點受上市公司熱捧,眾多公司參與其中。
據中新網金融頻道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7日,滬深兩市公告中,共有129家上市公司,發布521起關于利用閑置資金直接購買銀行理財的公告,金額高達470億人民幣。而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別僅有公司18家和85家,公告18條和115條。除去這129家公司,其他公司也躍躍欲試,有約100余家上市公司宣布準備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其中南山鋁業頗為顯眼,僅第一季度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就高達46億人民幣。伊利股份也為購買銀行理財劃出60億的額度。這些僅僅是已經公告的數據,部分企業數據還未公開,其中也不包括委托信托公司進行的投資。可以說目前的數據僅僅是“冰山一角”。
各公司購買理財口徑統一 “0風險”有風險
亞星錨鏈信托理財折戟 處理耗時一年仍無結果
2012年底,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管要求》,適當放寬資金用途,為上市公司留出空間,便于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而“增強公司自有閑置資金使用效率”成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統一口徑,所有計劃購買公告中都可以看到這句話的身影。
“保本型”成上市公司投資熱點,“0風險”成上市公司購買的口號。去年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就曾經撰文指出,目前銀行發行的“資金池”運作的理財產品,由于期限錯配,要用“發新償舊”來滿足到期兌付,本質上是“龐氏騙局”。一旦資金鏈斷裂,這種擊鼓傳花就沒法繼續下去。
信托理財同樣存在風險,根據上交所公告顯示,2012年4月25日,亞星錨鏈突然終止總額為2.5億的信托理財,原因是借款人中技實業未能支付當年第一季度利息,后經調查發現其資金鏈存在問題。截止到2013年4月23日,亞星錨鏈的重大事件進展公告中顯示該事件仍未有明確結果。亞星錨鏈索債進展緩慢,2.5億本金遙遙無期,4200萬利息收入也是鏡花水月。
蜂擁理財掩蓋主業經營不善 理財產品為財報做貢獻
南山鋁業設40億理財額度 年收益或超第一季度盈利
截止目前參與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企業名單中不乏虧損者,如英飛拓在今年第一季度虧損3000萬,第二季度卻買入11.1億銀行理財產品。又如中糧屯河,雖然今年一季度勉強盈利2030萬,但去年虧損卻高達7.5億。中糧屯河5月29日發表公告稱,公司擬補充7億元投資理財,加上之前的投入,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或達16.5億,約占公司募集資金的35%。
以南山鋁業為例做計算:南山鋁業設定40億理財投資上限,第一季度滾動投資(滾動投資是指用投資回報進行再投資)46億,整個銀行理財市場平均的預期年收益約4.1%。經計算,南山鋁業一年時間理財收入就可達到1.6億,已超過一季度的9000萬盈利。
此計算以40億資金完全投入到銀行理財市場為前提,理財產品較穩定,收益可觀,使得上市公司熱衷運用閑置資金進行投資。有分析指出,在報表上,投資收益也可彌補主業收入不足。
上市公司為買理財再融資
成飛集成圈錢買理財 華銳風電理財花費超項目投資
上市公司投資理財雖可保證閑置資金的使用效率,但也有些上市公司偏離初衷,一心副業荒廢主業。
今年4月12日,成飛集成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子公司中航鋰電使用不超過2.5億元閑置募集資金投資理財產品。而就是今年1月,成飛集成剛剛拋出再融資計劃,擬以定向增發方式收購上海同捷科技股權的同時,向不超過十名其他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1.67億元。
引起眾議的還有華銳風電。華銳風電上市曾經融資超過百億元。但是在募投項目方面累計投入資金的占比僅為13.2%,在募投項目遲遲難以見效的同時,2012年底卻耗15億巨資,投資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而如今華銳風電面臨股民的起訴和索賠。(中新網金融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