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在中國金融界被廣泛知悉,應是其2007年6月22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之前,引入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斥資30億美元,購入黑石集團約10%的股份。十分湊巧的是,上市不久,次貸危機不斷惡化,黑石股價不斷下跌,一時間將包括中投在內的投資者套牢其中。不過,黑石的創始人和原始股東成功地高位套現。這已經足夠成為讓中美財經媒體反復挖掘分析的一個投資案例了。
在黑石上市之前,PE一直以一種謹慎低調、甚至有些神秘的風格進行運營。因此,黑石2007年上市引起了當時金融界的廣泛爭議。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的批評文章直接命名為《拯救施瓦茨曼》。美國《財富》雜志以黑石的會議室為背景分析說,“每一個時代都需要一個象征性的任務”,文章贊譽黑石的施瓦茨曼為“華爾街的新國王”,他會與華爾街上曾經風云一時的摩根等記入史冊。
黑石集團于1985年由彼得·彼得森 (Peter G. Peterson)和史蒂芬·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共同創建。黑石這個名字是彼得森想出來的,chwarz在德文的意思是“黑”,petra在希臘文的意思是“石”。各種介紹中,黑石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另類資產管理和提供金融咨詢服務的機構,是全世界最大的獨立另類資產管理機構之一,也是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公司。
不過,對于黑石的了解若僅局限于此。那么,就確實沒有充分借鑒這一先行者更為深刻的成長經驗和體會。
例如,在上世紀80年代惡意收購流行的美國,黑石堅持了一個反潮流的規則——友好收購:“我們兜售一種理念,你們可以信任我們,我們會跟你們在一起,”彼得森說,“這在那時候很另類,但非常管用。”這個規則一直保持到現在,被不少PE積極學習,甚至成為私募股權的“私”的一個自然內涵:雙方應當通過私下的充分溝通,建立相互的信任和了解。又比如,黑石強調自己喜歡投資“并不時髦”的產業,喜歡與行業的主導型企業合作,時點選擇也引人稱道。一個經典案例是,2004年從德國一投資機構手中買下塞拉尼斯化學公司(Celanese),然后利用華爾街當時互聯網新經濟低迷、投資者轉向傳統行業的氣氛推向資本市場,不到半年,黑石就獲得了現金收益30億美元和為數不少的上市公司股份。
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資產管理公司發展成為市值達數百億美元、業務多元的上市PE公司,黑石集團既是上世紀80年代后美國并購潮和金融創新帶來全新金融服務業態的產物,也是創始人獨樹一幟、險中求勝取得的豐厚果實。黑石堅持誠信的投資哲學,致力于與被投資者建立長期利益關系,以謙卑姿態開創重組咨詢等反市場周期業務,這為黑石優異的長期業績及危機時的穩定表現奠定基礎。
與中國當前的PE投資發展相對照,黑石具有的重要借鑒和參考價值至少有四點。
一是交易結構的安排靈活和多樣化。1980年代,黑石在投資吉布森賀卡公司及運輸之星公司時就綜合采用了資產、債務、股權重組相結合的投資方式,現金流償付、提高現金流、股息資本重組的同步實施為黑石帶來巨額回報。目前中國PE投資的主要手段仍為傳統的股權投資,同質化嚴重,在交易結構的安排上需做重大改進。
二是退出渠道多元化。退出渠道始終是影響PE發展的關鍵因素。總體看,IPO是目前中國PE的主要退出方式,也是收益率最高的退出方式,中國創業板更加強化了該方式的吸引力。與并購占國際PE退出方式一半以上的數據比,中國2007—2009年的PE退出案例中,并購方式在全部退出案例中的比例不到20%。
三是PE基金應當聚焦于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并價值創造。長期看,持續獲得高額回報依靠專業團隊甄別優秀項目,并通過參與經營管理,幫助企業價值提升,突擊Pre-IPO項目實際上與這些原則背道而馳,也難以持續。
四是提高專業化程度、完善產業布局。未來,PE投資的專業化程度必須相應提升,注重企業質量的內涵將更豐富,并在市場競爭力量的推動下,促使產業鏈重心逐步從后端向前端轉移。
25年過去了,黑石集團依然按照1985年彼得森和施瓦茨曼所設計的藍圖前進著:一家以私募股權為中心業務,在時機成熟的時候也涉足其他領域的新型金融機構。這家經歷風雨、既廣受關注、也飽受爭議的PE公司,同時也被視為是全球PE行業的象征公司之一,可以成為當前中國PE公司和整個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參照。(巴曙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