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一兩百元的小石頭被哄抬至三四萬元,如今三千元買進的開價一千也沒人要
在溪邊挖到一塊黃黃的石頭,轉手就賣了一萬元,以至于江邊烏壓壓一片到處是人,大家都在瘋狂地撿石頭……這樣的場景,生活在婺江邊的金華人并不陌生。
不過,這是一年前的場景,如今已一去不復返。
他們搶的是一種名叫“黃蠟石”的石頭,幾年前,它突然成了收藏家眼中的“香餑餑”,尤其是去年,交易量達到頂峰,據金華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黃蠟石雕專業委員會不完全統計,金華民間的“玩石人”達10余萬人。
這樣一塊石頭,為何會讓人如此瘋狂,現在又冷清下來了呢?
>> 一年前的交易盛況
50元買進一塊石頭,一轉手賣到8000元
黃蠟石又名龍王玉,因石頭表層內質感色感似蠟狀而得名,義烏江、蘭江、武義江盛產黃蠟石。
在飄萍路上經營“洪石頭”收藏店的洪小平,是金華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黃蠟石雕專業委員會的副會長,他見證了黃蠟石價格的一路飆升。
他記得,去年下半年,有人用5萬元買進一塊黃蠟石,沒過一個月,就以18萬元轉手。這樣的“神話”,幾乎每個周末都在古子城上演。
一兩百元的小石頭,有人以三四萬元的價錢哄搶;就算是一塊品質不太好的黃蠟石,只要擺到攤位上,開價兩三千元,被買走也是分分鐘的事。洪小平的店里,也曾有過一天賣掉10多塊黃蠟石的記錄。
做了十幾年石頭生意的俞先生回憶,一年前,每到周末的古子城收藏品交易日,飄萍路兩邊都停滿了汽車,晚去一會,根本擠不進。“里面擺滿了地攤,大多是賣黃蠟石的,保守估計有500多個。”俞先生說,這些攤販,有的來自金華本地,也有來自江西、安徽、福建等地,甚至有人從外省運一兩噸石頭趕來,“一個周末的成交額,起碼在300萬元左右。”
在那種“只要是黃蠟石,就有人搶著要”的氛圍下,金華各行各業的人都想來分一杯羹,搞苗木的,搞建筑的……都紛紛做起了黃蠟石的生意。
>> 一年后的冷清市場
買黃蠟石的人少了,攤位少了一大半
僅僅一年左右,現場卻大相徑庭,曾在古子城擺過地攤的老陳說,上個周末,他和幾個朋友坐在一起喝茶,聊起黃蠟石,大家都直搖頭,“現在的黃蠟石要想脫手,沒去年那么容易了。有個朋友,當初花3000元買了塊手掌大小的黃蠟石,如今開價1000元也沒人要。品質差,有雜質,還有裂紋,透光性也不好,這種石頭現在很難脫手。”
老陳告訴記者,這個朋友在單位上班,對黃蠟石毫無研究,當時也是看著身邊不少人搶購黃蠟石,腦子一熱就買了,至于石頭的品質,根本不懂。
而這樣的人,在金華不在少數。手上積壓著一批黃蠟石,三四個月不能脫手的大有人在。
在這些玩家的印象中,黃蠟石市場的冷清是從今年六月份開始的,曾經摩肩接踵的古子城收藏品交易日,原本有500多個攤位,銳減了300個左右,最明顯的是,安徽、江西等地的攤販來得少了。
為此,不少在古子城擺攤的商販,不得不搞起了促銷活動,買一贈一,尤其是那些品質不太好的黃蠟石,常常被當作贈品贈送。
>> 交易市場縮水,行家認為正常
市場淘汰的正是劣質黃蠟石
雖然市場漸漸冷淡下來,但在洪小平看來,這并不是壞事。
“那些頭腦發熱的買家少了,大家更理性了,市場也比原先成熟了。”洪小平說,以前市場里有些人很瘋狂,魚目混珠,以至于劣質的黃蠟石也有人搶,這使得市場表面看起來很火熱,“其實,這些劣質石頭是沒有價值的,作為收藏品,品質必須有保證,才有升值空間。”
如今受冷落的,正是這些不上檔次的黃蠟石。而那些高品質的黃蠟石,仍炙手可熱。“物以稀為貴,那些通透純凈的黃蠟石,還是能賣個好價錢。”
洪小平說,朋友手里有塊黃蠟石,前年20萬元買來,雖然算不上頂級,但也屬上乘,現在就算開價150萬元,還是有人搶著付錢。
如今,洪小平的客戶里,多了不少外省客商。
“以前的客戶,幾乎全來自本省,今年來了很多上海、福建和廣東的客戶,有的是專業商家,有的是玩家。”洪小平說,這些成熟的外省客商,占了他全部客戶的20%左右。“他們都很專業,一般品質的石頭,他們看不上眼,最起碼要買上萬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