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注意到,在利率市場化沖擊下,銀行紛紛轉變服務模式,如試水“智能化服務”、設立“樓宇銀行”等,以降低人力投入成本及營業場所租金成本。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利率市場化壓力將會持續,銀行應將重點放在調整業務資產組合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轉型。
“智能化銀行”、“樓宇銀行”興起
記者采訪了解到,如今,多家銀行紛紛開展“無人化、智能化服務”。如交通銀行和廣發銀行均推出“遠程智能柜員機”。“所謂‘遠程智能柜員機’是指通過儀器屏幕上的攝像頭,實現遠程視頻通話技術,來完成現金存取、銀行卡發卡、存折補打、票據收納、回單打印蓋章、多媒體音視頻通訊等功能。”交通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不但能實現傳統ATM的存取款和轉賬功能,還能做到傳統ATM不能做到的自助開戶、自助申領儲蓄卡和信用卡等。
隨后,記者發現除“無人化銀行”逐漸增多外,目前,很多銀行還紛紛將門店搬進了樓宇。浦發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營業網點設立在商務樓之內,專門為中小企業金融業務提供幫助,由于不設現金柜,網點面積也只有傳統銀行網點的1/3,僅6名員工就可完成現金結算、業務營銷等任務,比傳統的大銀行架構輕了。”
對銀行與市民都有好處
“遠程智能柜員機可以說是一個微型的、不關門的‘微’銀行。與現在的ATM銀行一樣,大小在5至10平方米左右,客戶可刷卡進入。”一位銀行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銀行來說,“微銀行”既節省了人員開支,也減少了營業場所成本投入。“銀行紛紛開源節流、轉型業務模式,主要是受利率市場化壓力影響。銀行為減少成本,將網點越來越精簡、員工越來越少,最重要的是用更少的運營成本去達成逐年遞增的業績目標。”
對市民而言,“智能化銀行”最大的好處就是24小時營業,既解決了一些市民“上班時間來不了銀行,下班時間找不到銀行”的煩惱,又解決了非傳統銀行工作時間市民急需辦理銀行業務的不便。
利率市場化壓力催熱銀行轉型
記者走訪新區多家銀行發現,目前,“樓宇銀行”的經營模式在外資銀行中較為普遍,而中資銀行只有浦發、農商等在試行該模式發展。而“智能化、無人銀行”正在漸漸走入市民生活。交通銀行負責人表示:“目前,該智能機正在試運行,有望年內登陸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