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18.3萬億”養老金缺口的說法并不準確,然而民眾對于養老金收支失衡,甚至未來中國養老體系運行的擔憂似乎正在擴大和蔓延。在這個還未富裕就已經快速衰老的人口大國,我們該如何看待當前的養老金運行體系?它存在哪些問題?畢竟,養老是我們要始終面對的關鍵問題。
社保基金十年增十倍 應對養老金缺口仍懸殊
6月15日,中國社保基金發布年報顯示,截止到2011年底,基金規模達到8688.2億元,相比成立時增長了十倍之多。但正如中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此前表示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現有規模,與應對養老金收支缺口的需要仍相差甚遠。
中國養老金目前有三大支柱,即中國社保基金、一些有條件企業建立的企業年金、分散在各地方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三者的數額目前分別為8688億元、3000億元、1.92萬億元。
通常所說的養老金收支缺口主要是指其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根據中國目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企業和職工分別按工資總額20%和8%交納養老金,分別建立社會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這兩項合計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以縣市級統籌為主。
由于上述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社會統籌賬戶資金尚不足,為支付當期退休人員養老金,就占用了個人賬戶資金,形成了收支缺口,作為中央政府集中的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中國社保基金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彌補這一缺口。
另一方面,中國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目前已經允許投資運營,可以跑過通貨膨脹率,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因為制度所限,僅存于銀行指定賬戶和購買國債,扣除通貨膨脹率,十年年均收益率為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