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新年上班的第一天。下午5點,記者問南京一家大銀行的行長,存款情況穩定否?他說,元旦前進來的錢大部分是“洗澡戶”,今天嘩嘩地往外轉,跑了一半都不止。“沒辦法,這幾年都是這樣,月末、季末、年末"鼓肚子",假期一過就"流產",習以為常了!”
去年9月以來,全國銀行間流動性全面告急。公開數據顯示,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半個月的存款較8月末減少4200億元左右,出現罕見的負增長。某市去年6月底的增量存款數據一度沖至500億以上,而到了7月中旬,降至400億都不到了;到了9月底(三季末),又拉起來沖到550億;12月底,預測數竟又逼近600億。“這是典型的高血壓和心臟病癥狀,也是過度迷信存款考核和沖時點數的必然結果。”一家大行的行長苦笑著說。
中國的不少銀行鮮有明確的定位,都想做花旗和匯豐,急于做大。而做大首先要把年底的存款“肚子”做大,這關系到面子和排名,所以層層加碼下指標。為沖擊年關時點數,什么招都用到極致。一同事告訴記者,上月31日下午3點,他到郵局去取2000元不到的稿費,結果柜面小姐告訴他,“今天年終結算,資金不多,沒錢,過完元旦再來。”他覺得不可思議。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每到月末、季末,總有客戶抱怨網銀轉賬不那么順暢了,“卡殼”、“掉線”成為常態。一位熟悉內情的信息系統專家說,這既有網絡繁忙的原因,也不排除有的單位在系統里設點“小故障”,超過一定金額的資金,比如10萬以上,不轉個三五次,不把你頭轉昏了,根本就出不去。
商業銀行有一種信用創造和放大機制,存貸款只要一頭出現收縮,必然相互影響、共振。隨著貨幣政策的持續收緊,存款比貸款少增,導致銀行放貸難為無米之炊,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并不多見。而貸款一到企業,很快水銀瀉地般蹤跡全無。“實體經濟太缺錢了,你給它500萬貸款,前幾天可能賬上還留個兩三百萬的"派生存款",可一周后賬上就只剩幾百塊錢。貸款不能派生出存款,信用創造機制失靈甚至中斷,使得銀行存款越來越少,銀行體系流動性衰減又反過來加劇貸款緊張,形成非良性循環。”一位資深專家對記者說。
這種情況必須引起重視。省銀監局主要負責同志節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銀行體系存款新增量低迷,說明在持續負利率背景下,儲蓄對公眾的吸引力降低。只要有點生財之道的人,不會去儲蓄。現在是低收入者存錢,因為沒有別的投資渠道,只能存在銀行里。當前,公眾投資渠道狹窄,可選擇的品種不多,尚且出現這種情況,未來如果利率市場化程度加快,投資渠道更多,百姓有了更多的選擇,銀行怎么辦?另一位專家指出,更大的風險在于,季末、年末存款數據的“鼓肚子”假象,容易誤導決策者和公眾,因為傳遞的信號是社會資金很充裕,可這與實際情況總是形成極大的背離和反差。
如何保證銀行體系有充裕的流動性?多位專家指出,貨幣政策應體現應有的靈活性和針對性,既要通過利率的價格工具,又要通過準備金率的數量工具,進行及時引導和調節。要掌握更精準的金融數據信息,給公眾以信心和多樣的選擇,這非常重要,這也是今年中國貨幣政策決策者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陳志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