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的實際負利率,影響投資者的理財心態。本報與重慶立信市場研究有限公司開展的“2011年重慶市民理財大調查”結果顯示,77.4%的受訪者在投資與儲蓄的資金分配上采取了固定金額儲蓄、其余資金全部投資的方式。他們認為,當前,儲蓄只要能滿足基本生活保障需求就夠了,多余資金應投資。
對于從儲蓄中轉出的資金,大多投到了保險和股市中。數據顯示,市民從儲蓄中轉出的資金,有30.8%轉投了商業險,有27.5%投向了股票,而投向基金與銀行理財產品的比例分別為15.8%和12.5%。這說明市民將保險視為了抗擊通脹的主要利器。
減少儲蓄增加投資理財
一直將儲蓄視為最佳理財方式這一不變的“鐵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調查顯示,在儲蓄額度方面,24.0%的受訪者表示今年個人或家庭的儲蓄較去年有所減少或拋空,其中,1.2%的受訪者拋空了儲蓄全部用于消費或投資。而儲蓄有所增加的人數為10.6%。當然,對于大部分受訪者(65.4%)來說,他們的儲蓄金額或比例與往年是基本持平的。
在調查中,發現77.4%的受訪者在投資與儲蓄的資金分配上采取了固定金額儲蓄、其余資金全部投資的方式。同時,還有0.8%左右的投資者采取了更加激進的投資方式,將所有的收入全部用在了投資理財上;剩余21.8%的受訪者則采取的是按收入的固定比例儲蓄和投資,用于儲蓄的平均比例約為40%。
選擇減少儲蓄的投資者普遍認為,當前的物價水平持續上漲,只有將資金更多地用于投資,才能產生足夠的收益抵消CPI對資金購買力的削弱。而對于那些儲蓄增長的投資者,他們認為產生增長的原因有二:一是收入增長;二是近期市場波動明顯,風險較大不適宜投資,所以將錢暫時存入了銀行。
抗通脹與風險意識增強
與去年相比,將抗擊通脹和分散儲蓄列為投資目標的比例有明顯的上升,分別為2%和14.7%。這說明,通脹因素對于重慶市民投資決策的影響越來越大,同時市場的波動也使他們希望分散手中的資金來規避風險。
當然,對于大多數普通市民來說,理財只是儲蓄的一種延伸,他們進行理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比銀行利息更高的收益,特別是在目前實際利率為負的情形下。
因此,保本對于他們來說非常關鍵。58.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投資是建立在對本金的保證之上的,即使為了獲得高收益需要承擔風險,他們也僅愿意承擔較低的風險;只有4.0%的受訪者愿意為了高收益承擔相對較高的風險,收益與風險不匹配,整個市場的投資心態比較保守。
將調查數據與去年相比發現,今年選擇無風險或者低風險的受訪者比例為96%,而去年這一數字為92.8%。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在經歷了一年的市場動蕩后,許多投資者意識到了投資風險的存在,而他們又缺乏專業的理財知識,所以將更多的目光集中在了低風險產品上。
而隨著CPI屢破新高,負利率現象的日益加劇,市民對投資收益的要求也自然越來越高,去年選擇高收益的比例為77.1%,而今年上升到了80%。在風險與收益的匹配上,投資者也更加保守和非理性,希望以零風險博取高收益的比例較去年出現了明顯的增加。(記者 鄒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