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WTO)日前宣布,WTO爭端解決機制采納了專家組報告,中國沒有對報告進行應訴或上訴。此前,WTO公布的專家組報告駁回了美方對中國銀聯壟斷供應商地位的指控,但也支持了美國把銀行卡轉接清算業務劃入中國承諾開放的“電子支付服務”領域。
業內專家認為,這意味著,中國銀行卡轉接清算等業務將逐步對外開放,VISA、萬事達等國際卡組織有望被允許在中國境內單獨發行人民幣支付卡。這對于中國電子支付行業、對中國持卡人將帶來多大影響?
銀行卡清算市場開放須循序漸進
據專家介紹,美方在此次爭端中第一次把銀行卡轉接清算業務定義為“電子支付服務”,認為屬于中國加入WTO時承諾開放的“所有支付和貨幣匯劃服務”;而中方則認為,電子支付服務中的“清算和結算”屬于中國未作承諾的“金融資產的清算和結算”,中國沒有違反世貿承諾,這是此次訴訟的核心焦點之一。
“根據WTO裁決,專家組支持了美方觀點,認為中國有遵照承諾開放相關市場的義務,這是美國最大的贏點。”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信息部主任龔柏華說。
但與此同時,WTO專家組也支持了中方的一些關鍵論點:第一,駁回了美方關于外國服務提供商可以通過跨境方式提供電子服務的主張,外國服務提供商必須以在中國設立獨立法人的形式,通過境內交易處理系統提供服務。
第二,裁定外國服務提供商提供涉案服務須滿足中方服務貿易減讓表的有關要求,通過其在華設立的機構從事3年外幣業務,且連續2年盈利的情況下,方能申請人民幣業務。
第三,駁回了美方關于銀聯市場地位的指控,認定涉案的中方監管措施沒有違反市場準入原則,沒有確立銀聯的壟斷地位。
專家認為,初審在裁定中國政府有開放銀行卡轉接清算市場義務的同時,也認可了中國政府有權對外國服務商設置一定的市場門檻和監管措施。盡管中方對服務歸類的裁決仍持保留意見,認為應在今后的案件中進一步澄清這一體制性問題,但這一裁決基本支持了中方有序開放支付服務市場的主張。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銀行卡結算業務涉及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即使要開放,也要循序漸進地開放,不會一步到位。
銀聯一家獨大的格局或改變
記者采訪發現,一直以來,VISA、萬事達等境外卡組織在中國確實都只能提供境外銀行卡的轉接、收單等業務,一旦涉及人民幣的支付清算轉接,就只能走銀聯通道。
“可以預見,未來在國內電子支付市場,銀聯一家獨大的格局或將有所改變,VISA、萬事達也將瓜分一部分市場。”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表示。
“開放的支付系統可以減少現金支付需求,鼓勵創新并減少經濟系統風險。”萬事達卡組織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中國電子支付服務市場逐步對外開放,一旦銀聯以外的其他卡組織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支付卡成為現實,對老百姓來說,未來刷卡將有多種渠道可選。但根據中國服務貿易減讓表的有關要求,這一領域對外完全開放將是漸進的。
國泰君安高級經濟學家、前中國銀聯研究員林采宜指出,電子支付市場是一個高速成長的市場,因此市場放開不會導致哪個機構的業務萎縮,而是比誰跑得更快。
維護競爭同時加快樹立民族品牌
記者采訪發現,目前,國際上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銀行卡品牌和轉接清算機構都在美國,VISA和萬事達兩家跨國銀行卡公司就占領了全球超過75%的銀行卡跨行轉接市場,并掌握著全球銀行卡相關業務、技術標準和清算系統的主導權。
近年來,盡管俄羅斯、印度、歐盟等國際和地區努力推動建立自己的銀行卡品牌,但成效不大,澳大利亞及我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在開放中失去了自主銀行卡品牌,市場被VISA、萬事達占據。一度擁有影響力的日本JCB卡,近年來在VISA、萬事達的夾擊中也日漸式微。
記者了解到,在銀行卡費率方面,目前中國銀聯是最優惠的,銀聯現在可在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結算服務,無貨幣轉換費用;相比之下,VISA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時,要收取消費金額1%至2%甚至更高的貨幣轉換費用。此外,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用人民幣結算,也可避免多次兌換損失。
“VISA和萬事達進來后一定會對銀聯構成競爭關系,但他們之前對中國市場的適應程度和了解也不深,所以具體能做到什么程度,還要看將來他們的本土化程度究竟做得如何。”張萌表示。
武漢大學銀行管理研究所所長黃憲表示,從VISA海外封堵銀聯到世貿爭端案,其背后是由于中國銀聯的快速發展,動了VISA、萬事達等壟斷巨頭的“奶酪”。我國應在擴大市場開放、維護市場充分競爭的同時,加快樹立民族品牌,建立我國獨立的全球清算支付系統。姚玉潔 高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