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遭受的質疑和批評,從未像今天這樣嚴重。
4月以來,陸續公布的各銀行年報不斷“飄紅”,但銀行業高利潤的爭議一浪高過一浪,似乎他們的業績越好,聲譽反而越差。
中國銀行業過去十年加速改革,資產總額、利潤率都以倍數遞增,屢創新高,業內共識是正“達到國際良好水平”。這個成就按說應該讓大家歡欣鼓舞才是。
可從兩會期間就開始的銀行業“暴利說”一直在延續。
中國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保育鈞的話,代表了一些批評者的意見:“中小企業很困難,銀行卻大量賺錢,我們的金融和經濟是‘兩層皮’,并不合拍”、“賺了那么多錢不叫暴利,什么叫暴利?”
銀行家以數據反駁。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張云稱,2009年到2011年,全國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長率,分別是13.02%、53.58%和25.4%,而同期銀行業的利潤增長率分別是15%、35%和36%。這說明“銀行業的盈利能力與工業企業基本一致”。
有銀行業內人士稱,某些批評是“明顯缺乏專業知識”的“情緒上的猜測和發泄”。而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卻認為,應該重視數據分析背后的“事實”。
他表示:“無須測算我國社會平均利潤率的高低,也無須知曉其他行業的利潤率具體是多少,僅從大量國際資本、國內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都在千方百計爭取進軍銀行業這一現象看,投資什么行業最賺錢,大家早已心知肚明。”
去年美國人“占領華爾街”,今年中國銀行業遭遇輿論“圍攻”。在“后金融危機時代”,這能否看做是廣大民眾對可能遭受金融食利階層盤剝的憂慮與警惕?
銀行高利潤從哪里來
即便銀行“暴利”和“壟斷”說難有定論,但銀行業內人士否認不了銀行業年報數據帶給別人的“不平衡”心理。
據統計,已披露年報的12家上市銀行總資產為71.26萬億元,共實現凈利潤8415億元,同比增29%,占1336家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的51.3%。銀行業凈利潤的增幅是全體上市公司的2.23倍。
其中,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去年實現凈利潤6808.49億元,日均18.65億元。而工商銀行凈利潤2084億元,同比增長25.6%。
銀行業的薪酬水平看上去也令人“眼紅”。據不完全統計,銀行業平均年收入達到10萬元,而民生銀行2011年員工薪酬增長43.91%,人均年薪約39萬元;興業銀行、深發展分別以30.48萬和27.8萬居第二和第三位。
與銀行業的“驕人”業績相比,實業類企業則黯然失色。除去12家上市銀行之后,1324家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總額為8005億元,較2010年下降10億元。
尤其讓人感受到“環肥燕瘦”、“不平等”的是,有979家上市公司利息支出較2010年增長36.7%,達1256億元,遠超上市公司本身的凈利潤增幅。這就是說,企業必須先給銀行交足了銀子,才能維持自己的發展。
2011年中國商業銀行實現人均利潤近40萬元;相比之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人均利潤不到4萬元。
有業內人士反映,2011年下半年后不少做實體經濟的企業效益下降,資金缺口開始放大,而同時,銀行議價能力卻大幅提升,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上浮20%~50%。
這不免使人想起溫家寶總理去年年底在江蘇考察時的表態。他當時說,“金融家應當是企業家,不能把企業當成唐僧肉。”
經濟學家李才元比較了中美兩國金融業利潤占比的差異。從2001年至2010年,美國全部企業利潤當中金融行業利潤占比約30%,最高一年曾達到40%,這已是典型金融業“過度發達”狀態。
在中國,僅從A股上市公司數據看,銀行業利潤就占一半。加上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如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整體金融行業利潤占比恐怕與美國不相上下,“肯定是偏高的”。
“金融業的利潤就是實體經濟的成本”,李才元認為,銀行業利潤高低并不是絕對的,關鍵在于金融業性質是服務業,必須服務和服從于實業發展,如果實體經濟低迷,其利潤不足以支付金融業的利息,經濟運行就會出問題,某種意義上說,這是經濟泡沫化的先兆。
金融危機后,“美國病”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新名詞,就是特指金融業的膨脹遠遠超出實體經濟支撐的現象。但美國是世界經濟運行的核心國家,工業化早已完成,科技基礎好,金融業作為經濟的主要拉動力,可以通過美元的“全球泛濫”來轉嫁自身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