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空做多,唱多做空。長期以來,大型外資投行利用自身的市場影響力和資金實力,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方法,在金融市場賺得盆滿缽滿。
從A股市場、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和貴金屬市場的表現看,在備受詬病的唱空做多的“障眼法”曝光后,聲譽下滑的各大外資投行開始變換花樣,通過唱空大跌獲利后短線回調時再唱多,進行“空翻多”獲利。
近期市場情緒看,各大外資投行一邊倒唱空大宗商品并且唱空中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之相對的則是一季度外匯儲備增加1300億美元,外匯占款增加1.2萬億人民幣,面對做空工具缺乏的國內市場,熱錢洶涌而入的意圖耐人尋味。
事實上,2010年至今,每年3~4月,以高盛為代表的投行大都選擇在這一時點發布大宗商品市場看空報告,導致原油、銅、黃金等品種價格急跌,此法屢試不爽。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新興市場國家的崛起和話語權的增加,外資投行發幾篇報告,再通過操作衍生市場獲利已經變得越來越難。
“障眼法”層出不窮
近期,外資投行頻頻發布看空大宗商品的報告,背后邏輯主要是美元走強,以及作為大宗商品最大消費國的中國宏觀經濟增長乏力,產能過剩壓力巨大,令大宗商品消費受抑制。
最新數據顯示,由于實物銅需求回暖,5月4日倫銅大漲6.3%,創下18個月來單日最大漲幅。面對此前一邊倒的看空言論,人們不禁要問,看空者是否真的在做空?
追蹤大宗商品走勢的CRB商品指數從3月28日的298.71跌至4月17日的280.17,創近10個月新低。截至5月3日,該指數又反彈至290.83,12個交易日漲幅近4%。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至今,每年3~4月,高盛為代表的投行多會對以金屬和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發布看空報告。實際上,經過唱空后短暫的急速下跌,金融市場會迎來一波修復反彈,這時投行又會 “預見性”地發布報告建議投資者停止做空,進行“空翻多”。
以近期的黃金市場為例,在4月12日金價加速下跌前兩天,高盛駐紐約的大宗商品分析師JeffreyCurrie建議客戶賣出黃金。4月23日,高盛又發布報告建議投資者獲利了結,停止做空黃金。而高盛已經在遠低于每盎司1450美元的位置結清倉位,做空黃金獲利10.4%。
東海期貨研究所分析師賈利軍指出:“外資投行發布的研報和市場傳言、政策等交織加劇市場的波動,波動性越大對投資大鱷越有利,因為其操作策略都是以波動操作為主。”
“內地金融衍生品市場欠發達,做空工具欠缺。外資如果真要做空,資金不該涌向內地,而應做空香港市場H股上市的內地企業,或做空歐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張陶偉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上市公司的一季報顯示,QFII仍然處于大幅超買A股的狀態。匯豐證券、高盛、野村都曾建議投資者增持港股在內的亞太區股票。
新興市場話語權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投行唱空的并不僅是中國。
今年3月1日高盛策略師FionaLake發布報告建議拋售印度盧比,稱隨著印度的經常項目赤字惡化,盧比兌美元匯率可能跌至57。
隨后4月金價大跌致全球最大黃金買家印度創紀錄的貿易逆差收窄。受此影響,3月1日至4月25日,印度盧比兌美元升值約1%,當天匯價較高盛設定的目標價升值4.6%。
成功預測本輪金價下跌的高盛,竟然在盧比匯率上“犯暈”,是邏輯混亂還是有意為之,真是耐人尋味。如果真的言行一致,包括利息成本在內,此項交易已虧損約3%。
“需要注意的是,國際投行對市場短期內有一定的干預掌控能力,但長期控制的難度很大。”知名對沖基金經理張敏杰指出。
“分析師一般對研究報告中的預測都非常謹慎,特別是目標價位對應時間點的預測。”一位券商宏觀分析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而從高盛為代表的投行唱空大宗商品的報告看,看空的期限通常是3~6個月。
廣發期貨一位分析人士指出,2008年金融海嘯以后,更多新興市場投資者已經參與到這個市場。對華爾街投行來說,發幾篇報告,再配合衍生品市場操作就能操縱市場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
外資商業銀行看好大宗商品
相比投行對大宗商品看法的多變,外資商業銀行在出具投資建議時,則顯得非常堅定。
今年4月,渣打銀行對高端客戶的投資策略報告中稱,目前是布局商品的大好時機。隨著經濟復蘇范圍擴大,調升基本金屬配置比重至超配,對石油的配置維持標配。
“中國經濟回升的步伐可能暫時放緩,但對整體上升趨勢并不構成明顯風險。”渣打銀行中國個人銀行財富管理部投資建議與策略總監沈俊凡指出。
不過,渣打銀行也指出,中國的需求可能低于預期,加上通脹壓力上升,對商品需求構成若干風險。同時市場環境逐漸轉向“風險偏好”型,商品不如以往受支持。
此外,據星展銀行預測,地緣政治風險未顯著消除,基本金屬應該在2013年下半年會有較好表現,看好銅價及鈀金價格。同時預計2013年全球對原油需求穩定,油價預計會在90美元~100美元的波幅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