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放棄WTO 銀聯案抗辯;有央行內部人士稱, 人民幣支付的清算轉接并不在WTO 承諾開放的范圍內,外卡組織能否提供人民幣清算轉接仍存疑
美國指控中國銀聯壟斷案又有新進展。羊城晚報記者昨日從中國商務部官方網站獲悉,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構已審議通過了美訴我電子支付世貿爭端案專家組報告,而在WTO 當地時間8 月31 日發布的消息上則顯示:“中國沒有對報告進行應訴或上訴。”這也就是說,中方放棄了申訴,接受裁決,有分析認為,未來除銀聯以外的其他卡組織將被允許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支付卡。
不過,記者昨日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都認為,在入世承諾方面,人民幣的清算轉接渠道是否納入對外開放范圍還存在疑點,即使這一問題能解決,開放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中方對某些裁決“持保留意見”
兩年前,VISA 和銀聯的渠道之爭被上升到國家層面,美國就此提交世貿組織(WTO)裁決。今年7 月,WTO 發布專家組報告,初裁認為銀聯在人民幣計價的支付卡清算交易中存在壟斷,但專家組也未完全支持美方關于中國銀聯壟斷的指責。
按照WTO 的相關程序, 在專家組報告發布后,一個月內要審議通過該報告,在此期間中方可提出上訴。但時隔一個月,專家組報告已獲審議通過,中方卻未上訴,這就意味著接受了裁決,中國現在有30 天的時間對如何達到裁決要求作出說明。
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近日就此事發表談話稱, 專家組報告駁回了美方部分主張(未完全支持美方關于中國銀聯壟斷的指責),支持了中方有序開放支付服務市場的觀點。但對于專家組同時裁定“涉案電子支付服務屬于中方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開放的‘所有支付和匯劃服務’,部分涉案措施違反了國民待遇承諾”的說法,中方對服務歸類的裁決持保留意見, 認為應在今后的案件中進一步澄清這一體制性問題。
“事實上,中國的電子支付服務市場已經是一個開放的市場。”上述負責人稱。
人民幣清算轉接未承諾開放?
業內人士解讀,中方“持保留意見”的地方, 正是涉及人民幣支付清算轉接業務這一塊,這也正是本案爭議的焦點所在。
據記者了解,一直以來,VISA、萬事達等境外卡組織在中國確實都只能提供境外銀行卡的轉接、收單等業務,一旦涉及人民幣的支付清算轉接, 就只能走銀聯通道。即使在國內和中資銀行合作發卡,也必須聯合銀聯發行雙幣卡,隨著這些年銀聯卡在境外的迅速擴張, 外卡組織的境外刷卡市場也被不斷“分羹”。國內市場遲遲無法打開, 海外市場卻被不斷“蠶食”,最終外卡組織無法按捺,鬧出了渠道之爭,并將這場“商戰”上演到了國家層面。
那么,WTO 專家組報告審議通過,中方未抗辯,會對國內的支付卡市場產生何種影響呢? 有分析認為,這意味著中國將有義務把電子支付服務市場逐步對外開放,銀聯以外的其他卡組織將被允許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支付卡。如果這成為現實,對老百姓來說,未來刷卡將有多種渠道可選,可選擇銀聯,也可選擇VISA 或萬事達等刷卡渠道。
但這樣的一幕能否在短期內實現則存疑。有央行內部人士稱, 人民幣支付的清算轉接并不在WTO 承諾開放的范圍內。
中國金融智庫首席經濟學家王言殊此前曾撰文指出,根據中國入世議定書附件9 的《服務貿易具體承諾減讓表》第類“金融服務”B 項中的d 子項的相關安排,國內已有多家外資銀行發行了人民幣銀行卡……這已然兌現了對WTO 的鄭重承諾。”至于銀行卡轉接清算服務,他認為,這是指在交易發生后,轉接清算機構為完成銀行卡交易而在銀行間進行的金融資產的清分、清算,該項業務在上述承諾減讓表中并未出現。“換言之,這并不屬于中國承諾開放的范疇。”這一說法與央行人士的觀點不謀而合。
但也有人士認為,銀行卡轉接清算服務是否屬于中國承諾開放的范疇,還應當遵守GATS(《服務貿易總協定》)及其關于金融服務的附件和《關于金融服務承諾的諒解》等有關國際協議中的有關內容來定,這中間仍存在巨大的利益博弈。
完全開放是“漫長過程”
“現在其實已是國家之間的博弈了,對我們企業來說,影響不大。”中國銀聯相關人士昨日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人民幣支付卡清算轉接領域如何開放已不是企業層面能解決的事, 涉及商務部、央行、外管等多個層面,如何開放,開放時間表怎樣,都是由國家來安排部署。他同時稱,長遠來看,這一塊領域遲早是要開放的, 但銀聯在此已打下了堅實基礎,并不懼怕外來的競爭者。
有銀行信用卡中心負責人也指出,中國是否上訴影響不大, 因為銀聯的戰略部署目的已基本達到, 要對外完全開放的路還很漫長, 至少近五六年不會有太大變化。VISA 中國相關媒體負責人則表示,“在繼續緊密關注(事件)進展的同時,看到中美兩國政府在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裁決來制訂實施方案的過程中,依然有一些步驟尚未結束。”萬事達卡相關負責人則稱, 在等待中國的監管層采取措施逐步開放轉接清算市場。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指出, 銀行卡結算業務從長遠來看肯定會開放, 但這一業務涉及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即使要開放,也會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
相關報道銀聯標準成“國標”
轉接地位難撼動羊城晚報訊事實上, 擋在外卡組織面前的, 還有一個難題— ——芯片卡“ 標準” 問題。目前,中國正在進行銀行卡的“ 換芯” ( 即磁條卡換成芯片卡) 工作, 而中國銀聯的PBOC2.0 標準是中國金融IC 卡的統一標準,也已上升為電子支付的國家標準, 這將讓銀聯在銀行卡的支付轉接市場上掌握更大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按照監管部門的發卡要求, 若要在中國境內發卡,就必須要遵循銀聯PBOC 標準, 而非其他國際卡組織推行的諸如EMV 遷移標準等。分析人士認為, 這對國際銀行卡巨頭來說絕不是什么好事。如此一來, 發卡的主動權仍然掌握在銀聯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