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央行上調銀行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首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匯豐、渣打、花旗、星展等主要外資行已經跟進,率先上浮了一年以內的定期存款利率,且和五大行上調后的利率水平看齊。
其他外資行目前還在開會討論,測算上調幅度和應對策略。但記者了解到,很多外資行客戶已蠢蠢欲動,咨詢定存利率是否上調,說明10%的上浮對客戶非常有吸引力。
昨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匯豐、花旗、星展中國的官網公布消息顯示,這三家銀行已率先上浮了一年以內的定期存款利率,和五大行上調后的利率水平看齊,即3個月3.1%、6個月3.3%、一年3.5%。而東亞銀行中國1年期定存利率明天起調整為3.575%,6個月3.355%,3個月3.135%。
恒生中國的官網昨天尚未更新,不過其媒體負責人在郵件中表示:“現時定期存款的利息分別為:3個月3.1%,6個月3.3%,一年3.5%。恒生中國將密切留意市場情況,符合國家規定,根據本行業務作出相應的調整。”
總的來看,與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和郵儲銀行的反應相比,外資銀行則各自為戰,普遍慢了半拍。
據一位外資行總行合規處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很多客戶已在咨詢是否上浮,畢竟存款利率上浮1.1倍和之前相差10%,客戶很看重。利率市場化啟動后,五大行上浮了,外資行不上浮,就不太有利。
“雖然近期很多外資行外幣存款利率飆升數倍以吸引客戶,但外幣存款占用外債額度,要在中國發展,主要還得靠人民幣存款。存貸比考核實施后,人民幣存款一定要爭。”上述人士指出。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貸存比將決定銀行存款利率浮動幅度。當前銀行的流動性并不緊張,但為滿足監管的貸存比要求,要放貸必須先有存款,由此導致銀行不得不加大抓存款的力度。他指出,在存款成本不降反升的背景下,銀行在實際執行中能否選擇貸款利率的有效下浮,各家銀行的行為可能出現顯著分歧。加上有限的信貸資源和資本充足率的壓力,銀行必須認真權衡自己應該專注的客戶群體,并為其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以便獲得最佳回報。
星展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梁兆基認為,銀行現在能自主選擇把存款利率定在比基準利率高10%的水平。同時,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下限獲調整,將使銀行能把貸款率打折范圍從之前的10%擴大至20%。
高盛中國經濟學家宋宇認為,鑒于各家銀行競相攬存,絕大多數銀行很可能會充分利用存款利率的上浮空間,存款利率的實際降幅將會較小。擴大貸款利率下浮空間的短期影響尚不清晰,因為目前發放貸款的利率大都在基準利率水平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