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商報報道,香港貿發局3日發表研究報告指,一半以上的受訪公司表示,今年上半年曾遇到珠三角地區勞工短缺的問題,當地平均工資水平上升17%,令企業總生產成本增加。報告也指,因內地物料供應、物流系統及工人技術等積極因素,暫時仍可抵銷成本增加的影響,珠三角及長三角依然是港商眼中最具競爭力的生產基地,但無可否認的是,內地港商將面臨愈來愈大的經營壓力,挑戰重重。
事實擺在眼前,現時內地港商最大挑戰就是要解決成本上漲的問題。隨著內地工人保障日趨完善,相關法規成熟,工人獲得更合理的待遇自然是好事,但企業則要面對經營成本不斷飆升的現實。而且原材料價格亦呈上漲之勢,這一年半以來,汽油、柴油價格已升近三成,預期水、電等價格亦將進一步上升。與此同時,隨著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內地對企業生產的減排環保要求亦不斷提高,要求企業增加投入、提升相應的技術水平才能達到標準。凡此種種因素,接踵而來,令廠商成本與日俱增,負擔沉重。
除內部壓力外,外圍經濟的復雜挑戰,更令港商經營雪上加霜,荊棘滿途。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陰霾籠罩,歐洲多國需大幅減赤,壓縮開支,以回復財政健康,造成市場信心危機,歐元屢試低位;美國方面,自金融海嘯后,當局大力推動再工業化政策,寄望增加出口份額,提振經濟。歐美經濟疲憊難興,消費減少,導致外部需求減弱,同時歐美都力爭出口市場,歐元還有貶值之利,都對出口歐美為主的內地港商造成競爭壓力。況且,人民幣升值壓力未消,隨著升值進程,勢將蠶食內地港企的出口利潤,特別是對部分毛利率低、利潤微薄的中小企業而言,無疑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蘆葦。屆時,中小企生存都成疑,更遑論賺錢多寡。
由此可見,現在內地港企正處于內外交迫的困境,可謂寒意陣陣。要應對挑戰,克服困難,港商必須認清大局和發展方向,拋棄僥幸心態和不切實際的幻想,不可能再回到過去老路。今后必須下定決心,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增加生產的技術含量,改善管理效率,向高增值的生產方向進發。
同時,還要靈活應變,尋找新客源,努力開發東盟、俄羅斯等歐美之外的新興市場,拓闊出口版圖。特區政府亦責無旁貸,需要繼續加強對企業的扶持,不單“撐企業”未可言退,且須視乎情況推出加碼措施,更應考慮與廣東等鄰近地區一起協助企業轉型,渡過難關。惟有自強不息,全力應對,內地港企才會闖出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