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資本穿越“玻璃門”開設銀行的夢想漸漸成真。自6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鼓勵意見,到7月5日“金十條”頒布,高層不斷釋放積極的政策信號,將“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風險自擔的民營銀行”。這是自1996年民生銀行設立之后,民營資本再次有資格成為銀行主發起人的重要契機。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民資實力最為雄厚的溫州地區正積極申報兩項有關設立民營銀行的項目,當地政府也就上述方案與高層接觸,爭取拿下此輪民營銀行設立的首張牌照。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透露,上述申報項目方案并未遭遇此前的駁回或修改,預計申報項目已經提交相關部門審核,今年下半年溫州有望出現一至兩家真正意義上的民營銀行。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民間資本挺進金融業的政策已經松動,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設立民資銀行的股東要求、經營定位以及退出機制的設計等相關配套細則仍未明確,試點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目前溫州、廣東、泉州等多個省份或地區均在積極爭取設立民營銀行,但最終首張牌照花落誰家仍是未知數。 (□本報記者 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