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影響債券市場最大的因素就是出臺的政策特別多。經過4-5月份的債券監管風暴、6月份的流動性“壓力”測試,現在市場已經明白,本屆政府不會再推刺激政策,取而代之的是調整結構、盤活存量。即,經濟增長要調結構,金融存量要盤活。
到目前為止,政府已經提出了三個盤活存量渠道,即盤活貨幣存量、盤活信貸存量和盤活財政存量。盤活貨幣存量,主要針對的是金融體系的負債端,即不要再通過間接融資的貨幣創造繼續吹大M2,而是要在目前M2的余額下,通過直接融資解決問題。盤活信貸存量,主要是對商業銀行體系的資產端,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常態化應該就是針對這個而提出的。盤活財政資金存量,不應該簡單理解為只是壓縮過去三公支出。需要指出的是,在貨幣政策保持穩健的情況下,調整利率、準備金率等工具的空間幾乎沒有,更何況,貨幣政策實施的效果一般具有全局性,而盤活存量要求的是“調結構”,也就是要有針對性,這一點靠貨幣政策也是做不到的。因此未來財政政策方面可能比貨幣政策發揮更多的作用。
目前很難完全統計存量財政資金規模究竟有多大。審計署近日公布的審計結果顯示,2012年中央本級財政資金閑置較多,未形成有效需求,有104個部門本級結余結轉396.4億元。地方財政資金閑置也較多,抽查的18個省本級財政專戶存款余額相當于其國庫存款(約3萬多億)的44%。所以,初步估算需要盤活的存量財政資金至少是萬億級別的。
從7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表態來看,政府部門會將存量財政資金用于擴大投資等支出,而不是減稅和償還已經到期的債務。因此,從宏觀整體來看,雖然下半年經濟增速依然是緩步下行走勢,但總體問題不大,投資增速下行不會太快,系統性風險不突出。反倒是在調結構、存量盤活的背景下,不同行業、不同資質的個體差別將有所體現,個券信用資質的問題會比較突出。
上述背景下,不排除政府允許未來出現個別發債主體出現實質性違約。近期一些發債主體頻繁地被下調評級,例如地方融資平臺過去發行的以應收賬款質押作擔保的城投債,面臨信用利差展寬的風險。這一點需要債券投資者在下半年予以更多關注。(□浦發銀行 談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