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業務員簽好合同,跟銀行卡綁定,劉先生給剛辦好的大病險立馬交了首期2000多元的保費。去年年底剛結婚,劉先生覺得這保險辦的“是時候”。除了大病險,他和妻子還買了兩款人身意外險。零零碎碎算下來,一年下來這個兩口之家在保險上的花費已經超過1萬塊錢。昨日,記者從北京保監局獲悉,2012年北京地區保險密度為4268.7元。與上一年的數據相比,保險密度同比增加143元,增長率為3.5%。
保險密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計算的人均保費收入。“它能夠反映這個國家或地區保險的普及程度和保險業的發展水平。”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表示,總體來看,北京、上海、廣東這幾個地方的保險密度處在全國的第一梯隊。“北京4268.7元的保險密度,已接近于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但和美國等保險業發達國家還有一定距離。”
北京保監局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人身意外險在所有險種中保費增幅最快。2012年,人身意外險保費收入21.7億元,同比增長34.2%。其他險種方面,產險業務保費收入267.0億元,同比增長14.8%;壽險業務保費收入554.3億元,同比增長9.6%;健康險保費收入80.1億元,同比增長20.7%。
“去年意外險保費收入占公司短期險的占比,較上一年增加了15%。”國壽北分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去年“7·21”特大自然災害、寒冬里的雪災等一些自然災害的發生,是去年意外險保費增加的一個原因。
“人身意外險在保險內容設計上,保費低、保額高,保障性比較高。”庹國柱認為,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不少消費者的保險意識也在逐漸提升,而人身意外險的保險內容愈發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比如和一些長期壽險相比,短期人身意外險就不用考慮由于通貨膨脹而產生的保險兌付風險。” (記者 張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