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人民銀行沈陽分行公布今年7月份遼寧省金融運行數據:當月,遼寧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個人儲蓄存款減少了127億元。商業銀行人士分析,7月6日央行的“閃電”降息是居民儲蓄意愿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上半年,遼寧省金融機構儲蓄存款余額處于增長態勢,與去年12月末相比,今年6月末,各金融機構人民幣個人儲蓄存款余額增長了1629億元。這意味著,上半年,遼寧居民向銀行中凈存入1629億元的人民幣。其中受6月份央行年內第一次降息影響,更多居民擔心再次降息,儲蓄意愿增強,6月當月個人儲蓄存款增加了498億元。
居民的儲蓄意愿在7月份發生了變化。9月3日人民銀行沈陽分行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金融機構人民幣個人儲蓄存款余額16868億元,當月減少了127億元。“從銀行網點的情況來看,今年7月份第二次降息后,存款利率水平回到了較低水平,影響了儲戶的存錢意愿,很多存款到期后儲戶沒有選擇繼續存款。”某國有商業銀行鐵西支行網點負責人鄭先生說。
家住渾南新區的市民韓女士是某銀行儲戶。7月中旬,她有一筆大額定期存款到期,到期后她并沒有繼續存定期,而是購買了當月發行的3年期儲蓄國債。“雖然現在的CPI水平不是很高,存銀行也能拿到利息,但與降息之前的利率水平比,我還是覺得太低了,只能尋求收益高一些的理財途徑。”韓女士說。
“在目前銀行利率水平較低的情況下,更多市民想要通過理財獲得相對高一些的收益。與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持續較高的儲蓄意愿相比,央行兩次降息后,市民儲蓄意愿出現了一些扭轉,來銀行網點咨詢理財人的明顯增多。”工商銀行北市支行高級理財經理陳鐵剛介紹。
但從當前的理財市場來看,能夠讓市民滿意——既有儲蓄存款的穩定性,收益又比存款高一截兒的理財渠道并不多。陳鐵剛分析,從投資大方向上看,大致分為兩類,一是與股市連接的各類基金產品、掛鉤股市或股票的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這類產品受行情影響,風險高,收益不穩定;第二類是債券市場或投資于票據、債券市場的產品,比如債券基金、銀行保本理財產品等,這些產品受降息影響,收益率也出現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