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端午節,南京新街口一家銀行客戶經理送出了100多份粽子和鹽水鴨,“往年都是讓客戶來拿,這兩年我們主動送上門,更體貼入微地聯絡客戶。”貸款利率下調、存款利率上浮,央行6月8日啟動的“非對稱降息”,讓外界對銀行的未來收益捏了把汗,“損失近千億”的預測開始見諸報端。銀行卻很淡定。秘密很簡單:雖然存款利率上浮10%,但貸款利率動輒上浮50%,一年收費幾乎增長一倍。“銀行業收費占到利潤的1/4強,年底銀行利潤增長一定不低,甚至還會‘多收三五斗’。”南京一位資深的老銀行行長對記者說。堤內損失堤外補,悟出了這點后,多數銀行連夜開會,開始更大力度來穩存款。
穩存款:連夜開會按上限執行
“非對稱降息”到底讓銀行損失多少?南京一位股份制銀行行長幫記者算了一筆賬:降息前一年期存款利率為3.5%,降息后上浮區間上限為基準利率的1.1倍,即3.575%,只比以前高出0.075個百分點,即100萬的一年期存款,銀行多支付利息750元。
“相對于仍然較高的利差,這點支出微不足道。”這位行長表示,“所以多數銀行都按上限執行,嚴防死守不讓客戶流失。”
“以前對存款超過5萬元的小客戶,柜臺上都給點色拉油、充值卡、超市購物券,等于是變相讓利。利率政策一變,肯定還要加大吸儲力度。”一位忙著為客戶送端午禮品的某客戶經理對記者實話實說,“現在行里規定,大客戶服務要定點到人,弄丟要問責。”實際上,這兩年銀行熱賣的各類理財產品,利率都在5%上下,遠遠高于利率新政后3.575%的水平。“去年這時,30天左右的短期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低于5%沒人問,除了支付正常利息,還要給客戶送點色拉油、購物券。今年雖然降了,但理財產品利率如低于4.5%,還是賣不動。所以別的銀行按上限執行掛牌利率,你不執行,錢必然往高處流。”江蘇一家國有銀行的省分行行長對記者說。“再說,隨著6月30日這個集半年末、季末和月末‘三點一線’的重要考核時點臨近,存款狀況對資金、信貸雙緊形勢下的銀行來說至關重要,大家都不惜血本到市場上去‘搶錢’。實際上,對一些資金大戶,私下的協議價格甚至要高出掛牌利率50%。”
多收費:除了存款其他都收費
除了存款,其他業務幾乎沒有不收費的。貸款戶要按貸款一定比例收取專項財務顧問費,小客戶也想法子收費。
日前就有客戶投訴常州某銀行,連一份個貸的合同文本《貸款意向協議書》就要收逾千元的“貸款意向費”。面對巨大的輿論壓力,監管部門于今年2月專門出臺《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制約銀行收費行為。但隨著利率新政的實施,各種變相收費又開始層出不窮。
“我收點費還能貸給你,現在費不讓收了,我就不貸了,你去借高利貸吧。”這是一家銀行行長的“收費有理”論。一家小企業主日前對記者表示:“有的銀行在貸款審批前后和提取階段要收三筆費,分別為貸款意向書承諾費、出具貸款意向書手續費和未提取貸款費,如果貸款沒有及時提走也要收費。這是哪門子道理?”長期的高利差,也催生了一批資金掮客。對銀行來說,這一塊突擊“買進來”的資金,過完節可能就跑掉了,除了讓報表好看,產生不了實際效益。但為了消化突擊買資金的成本,必然向企業轉移,有的獅子大開口,對小企業貸款利率動輒上浮50%,這種資金成本的轉移,變相加劇了中小企業負擔,弄虛作假及腐敗由此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