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卡也收錢
案例
楊小姐愛研究星座,年初她在興業銀行申辦了一張星座卡,但一直也沒有激活使用。但在2月份,楊小姐接到了興業電話,被告知如果星座卡還不刷卡使用,將被扣除80元的工本費。這讓楊小姐十分疑惑,“信用卡不激活不是不收費用嗎?辦卡的時候銀行人員也沒有提醒我有此費用啊?”記者致電興業客服電話,客服人員解答稱,星座卡本身的材料費用比普通卡要貴。如果客戶在下卡后60天內刷卡消費一次(金額不限),即可免去80元工本費。如果沒有刷卡交易,銀行則會通過透支的方式,從信用卡中扣除80元。
調查
“信用卡未經持卡人激活,不得扣收任何費用。”這是在銀監會關于《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明確規定的。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工行、農行、交行、招行等銀行均對信用卡不激活不收費,并可直接銷卡。
點評
銀行在消費者辦理信用卡時需對收費事項做出明顯提醒。銀率網昨天發布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在中國,除了個別承諾終身免年費的信用卡外,大部分信用卡都是要收取年費的,而在美國,大多數信用卡都沒有年費。
賣保險靠“忽悠”
案例
龍先生去年初去一家銀行網點存錢時,網點一名工作人員向他推介一款理財產品。對方稱,每年存1.5萬,連續存5年,十年之后本金和利息加起來可達十二三萬,比存定期劃算很多。龍先生想著回報豐厚,就掏出1.5萬元,購買了對方所說的理財產品。不料今年春節后,龍先生收到一條手機短信:已到繳費期限,請盡快繳納1.5萬元的保費。他打聽后這才知道,原來向他推銷的人并不是銀行工作人員,而是一家保險公司的駐點員工;購買的也不是銀行理財產品,而是一份“保險”。
調查
本是去存錢,不料卻稀里糊涂買回保險,等發現后想退保,往往損失慘重。銀率網最新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有28.6%的投資者有過誤導經歷,其中回避或弱化理財產品風險居第一,其次為銀行業務人員不能解釋清楚理財產品的風險,夸大理財產品收益排第三。誤導亂象中,保險當銀行理財產品銷售位居榜首,占比達29.56%。
點評
銀行渠道賣保險并不違規,但普遍存在“過度營銷”的問題。
少算利息不含糊
案例
“我買了款理財產品,合同上約定到期日是去年12月27日,但資金在12月31日才到賬,這4天銀行也不給我計息,這是不是有些霸道?”去年底,吳女士買了一款10萬元的理財產品到期,合同上約定到期日是12月27日,但資金在31日才到賬。而該行的理財經理告訴她,主要是產品處于清算階段,本金和收益延遲幾天支付。
“當時買的時候起息日就是3天以后才算的,資金回到我的賬戶又晚4天,銀行的算盤打得真是精啊。”吳女士有些感慨。
調查
目前,包括建行、工行在內的少數銀行對申購清算期、還本清算期內的本金按活期利息計息。但大多數銀行規定還本清算期不計算利息,有的銀行甚至兩個清算期都不計利息,且也未在產品說明書中注明資金回賬的具體日期,這就讓產品的實際收益率縮水,以一款投資期限為7天的理財產品為例,如果投資者在募集結束日前兩天購買,產品本金和收益延遲兩天到賬,實際收益率縮水超過一半。
點評
買的沒有賣的精。(本報記者 熊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