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總署10日的外貿數據顯示,3月份出口增速4個月來首次低于預期,表明全球需求對中國經濟復蘇的支持弱于此前數據所顯示的;當月進口增速則強于預期。在幾項數據中,最引發關注的也許是出現8.8億美元貿易逆差(1~2月平均220億美元貿易順差)。當天與本報記者連線的幾位外資銀行專家認為,沒有必要對出口增速的急劇下降過分悲觀,因1~2月非常強勁的增速很可能受到了出口商為從外匯流入中獲利而高報數據的扭曲。市場可能對3月出現貿易逆差感到不安,但沒必要過分擔憂。
與過去一段時間相同,3月的貿易數據與市場預期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距。據悉,出口同比增長10.0%,低于上月的21.8%以及市場預測中值11.7%。其中,對美國的出口進一步同比下滑了6.5%,對歐盟的也進一步下滑14.0%。對香港地區、東盟以及臺灣地區的出口則分別增長了92.9%、11.6%以及44.9%。從進口來看,當月同比增長14.1%,大大高于市場預期的6.0%,主因是對美國和臺灣地區的進口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過去6個月日元對人民幣已貶值大約22%,一些分析家對日元巨貶將影響中國出口并令貨幣政策復雜化存在擔憂,但3月貿易數據似乎對此并沒有很突出的反映。德意志銀行在發給記者的一份研究報告中預計,日本上周采取的新一輪貨幣寬松政策很可能會對中國的出口、GDP增長和股市表現產生積極的影響,可能推動出口、GDP增速分別提高1和0.1個百分點。
對于3月出口增速急劇下滑,幾位專家都認為應客觀看待,不應過分悲觀。美國銀行-美林證券經濟學家陸挺認為,1~2月非常強勁的增速很可能受到了出口商為從外匯流入中獲利而高報數據的扭曲,3月份10%的增速只是回到了正常水平。這一數據更加真實,因其與用電量、工業生產和運輸數據相吻合。他的一個證據是,過去被用作多報出口工具的高附加值普通出口同比增速3月從1~2月的29.8%急跌至-4.5%,原因可能是政府懲罰違規行為。高盛經濟學家宋宇則表示,3月出口同比增速放緩主要受到春節效應消失以及高基數的影響,而出口商高報出口以輔助資本跨境流入的問題加大了評估真實增長趨勢的難度。
“3月大陸對香港出口增速加快至近100%。我們認為這不可能反映香港或最終目的地的實際外需水平。盡管實際出口沒有官方數據顯示的季環比折年增長40%那樣強勁,但從韓國出口以及PMI中出口訂單分項指數等數據來判斷,我們認為實際出口仍保持穩健。”宋宇如是說。
談到出口前景,陸挺預計未來數月仍難掩樂觀,因外需依然低迷。他注意到,作為加工性出口的先行指標,3月加工性進口的同比增速從1~2月的10.4%下降至9.1%。低附加值的加工性出口增速也從5.9%降至0.5%。
對于3月份進口同比增速大增,宋宇將其歸因于低基數和春節效應消失,并認為不受春節因素影響的季環比折年增幅為10%,表現不溫不火。而陸挺明確表示3月份進口增速大增是好事。其理由是,進口大增表明國內對原材料的需求強勁,暗示未來數月固定資產投資強勁增長。數據顯示,3月鐵礦石進口額的同比增速從1~2月的-10.4%增至3.5%,進口量同比增速也從-1.5%升至2.7%。
幾位專家還認為,市場沒必要過分擔憂3月的貿易逆差。陸挺說,反應過度是沒有道理的。過去幾個月的貿易順差異常高也許應歸因于熱錢流入,增大了人民幣壓力。外匯流入的溫和進行不會真正影響到中國的金融穩定。實際上,一季度的月度貿易順差仍為144億美元,遠高于去年一季度的月度順差數據0.7億美元。宋宇則認為3月小幅逆差主要反映了進出口數據受春節因素影響的差異,預計這種狀況不會持續。他說,這種情形類似于2010年3月初,當年春節時間也相對較晚,在1~2月出現較大貿易順差之后,3月份因出口增長相對疲軟而出現了暫時的逆差。鑒于此,他預計這一數據不會對匯率走勢造成持久影響。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認為,中國應該鼓勵進口,并逐步降低對出口的退稅規模,以減少貿易順差,大規模的貿易順差造成了中國的通脹上升以及資產泡沫。短期來看,中國海關需要改善其申報系統,以改善貿易數據的質量。
總的來說,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認為3月貿易數據比較正面。“強于預期的進口增速支持了我們的觀點,即4月15日公布的大量經濟活動數據應當會顯示今年一季度經濟進一步復蘇。我們仍相信政策將在二季度收緊以控制金融風險,但我們正密切關注15日公布的數據,因其對政府決定政策姿態至關重要。”
鑒于3月發電量增長大約1%,陸挺預計15日公布的工業生產增速數據可能會意外下行,他預計同比增9.8%,低于2月的9.9%。他還預計一季度GDP增速可能低于8.0%,為7.9%。不過,因進口增速上行暗示內需以及其他指標的上升,他相信GDP增速將于二季度反彈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