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期貨市場經歷了初期的盲目發展和清理整頓,進入規范發展階段,逐步建立起涵蓋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的品種體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并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貨市場之一。同時,期貨交易方式也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投資者所認識和接受,市場參與者結構趨于合理,“品種少,規模小,散戶占主導”的格局逐步得到改觀。但與此同時,作為期貨市場基礎并起到補充作用的大宗商品中遠期市場和場外市場的發展卻嚴重滯后,不但造成了商品市場本身秩序的混亂,也使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出現了脫節,影響到期貨市場對實體經濟價格發現和風險規避功能的發揮。因此,我們必須對包括期貨市場在內的商品市場從整體上進行重新認識和頂層設計,構建符合我國實際的多層次商品衍生品市場體系。
三種交易方式和兩種市場組織形式
期貨市場作為高級的交易方式,是市場經濟長時期發展和不斷順應參與者需求的結果。現貨交易是最基礎的交易方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商品交換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大,商品價格的波動也越發頻繁,就出現了遠期交易方式。
這三種交易方式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構成完整的商品市場體系。
與交易方式同時發展的還有市場的組織形式。包括場內和場外市場。
場外市場和場內市場也不是完全割裂的,二者之間存在著多方面的聯動。
明確定位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
我國目前各類各級商品市場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各自為戰,缺乏聯動,難以形成協同效應。其中,作為中間環節的大宗商品中遠期電子交易市場近些年來則呈現了無序化盲目發展的態勢,交易所數以百計,缺乏統一管理,時有風險事件發生。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現貨市場發展的需求。中國經濟處于戰略轉型期,市場的組織形式和交易方式也需要更新換代。
其二, 期貨市場相對不發達和制度供給、產品供給不足,難以滿足現貨市場的需求。期貨市場和期貨公司功能相對缺位,使得服務國民經濟和實體產業難以落地。可以說,大宗商品市場大發展也是期貨市場不發達的產物。
其三,流動性過剩催生了交易市場火爆。錢太多,但做實業又不容易賺錢,需要找新的投資出路,所以興辦交易所趨之若鶩。
其四,各級政府強烈的利益訴求。地方政府以交易所為抓手,金融改革先行先試。交易所的設立可以形成聚集效應,不僅能吸引巨大的資金流,而且如果交易所做大,對相關的倉儲、物流等行業都有益。
其五,交易所的財富效應促使各類電子交易市場空前發展。各類商品及衍生產品的電子交易市場如雨后春筍。加之處于沒有相應監管部門和管理辦法的監管真空地帶,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遍地開花。
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在近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問題多多,筆者認為,清理整頓關鍵在于明確定位,找到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的發展方向,回歸現貨、規范發展才是正途。
建立多層次衍生品市場體系
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可以有效的整合市場資源,理順商品流通秩序。這就需要建立各級市場之間的有機聯系,從發育最為成熟的期貨市場出發,不斷向下延伸,打通與現貨市場、中遠期市場的聯系,大力培育場外市場,并在形成國內商品市場體系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國內外市場的聯動,形成期貨與現貨互動、場內與場外互通、境內與境外互聯的多層次衍生品市場體系。
第一,期貨市場和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都可以看作是信息市場,同一商品的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之間要加強信息資源共享。期貨市場與場外的現貨市場、中遠期市場建立價格信息聯盟,實時發布各類商品的價格和供求信息,幫助各類投資者和交易者加深對期、現貨市場的了解,促進期、現貨價格的聯動,進而吸引更多的現貨市場參與者進入期貨市場,F貨市場則需要通過運費、升貼水等形式建立自身價格與期貨價格的聯系。
第二,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可以在倉單流轉、標的物的倉儲交割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處于金字塔塔尖的期貨交易所放下身段,主動接地氣,在期貨市場與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之間建立倉單互換交易,在期貨市場開立的頭寸需要交割的,可以轉化為現貨市場的頭寸,在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實現期貨市場難以完成的實物交割,有助于提高期貨市場價格的權威性,有助于統一的倉儲物流體系的形成,有助于服務國民經濟、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真正落地。近年來在國際市場上興起的商品掉期、互換、基差市場給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從本質上來說,掉期、互換、基差交易都屬于現貨市場的衍生品。
第三,把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作為期貨交易所的場外市場或子市場,通過交易系統的對接,并對其統一結算,形成以交易所為核心的交易平臺和交易所集團。由于中遠期市場更多的體現商品屬性和區域性的供求狀況,對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的清理整頓不能重復期貨市場的老路,需要在各地保留一定數量的現貨交易所。這些交易所需要解決交易機制不統一,交易系統封閉等問題,由期貨交易所牽頭,制定相對統一、可相互轉化的交易機制,通過對接系統共享交易信息,并借助期貨交易所實現統一結算,有效控制系統性市場風險,最終形成場內場外、期貨現貨市場的聯動。
第四,整合同類市場,關停并轉并舉。經過清理整頓,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應當進入規范發展階段。筆者認為應多管齊下進行關停并轉。
“關”――對部分嚴重違法違規、存在嚴重風險和社會影響較大的交易場所實施關閉;也有一些經營不善的交易場所將會自行關閉。
“!报D―一些交易場所的某些品種停止運營,與清理整頓明顯抵觸的品種被叫停;也有一些市場的品種交易清淡或無交易而自行停盤。
“并”――整合各方利益,打破地域界限,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和平臺經濟的優勢,上市相同或相近品種的交易市場實行聯網交易,鼓勵跨市套利交易,有助于形成公平合理權威的價格;整合物流配送資源,建立各交易市場之間的物流交割體系;不同交易市場之間的股權兼并和融合,形成共贏機制。
“轉”――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有序回歸現貨市場。立足現貨、提升現貨、服務現貨、回歸現貨的大宗商品市場仍需要大發展。
總之,要想理順商品流通秩序,必須建立多層次商品市場體系。這需要具備系統觀念,從大處著眼進行戰略規劃。多層次的商品衍生品市場體系可以實現期貨與現貨互動,場內與場外互通,境內與境外互聯,這也是提升我國在國際商品市場定價力的基礎和條件。(胡俞越 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