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在北京舉行了“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影響評估”課題的成果發布會。該課題以正常評估的方式,就2005年人民匯率對我國宏觀經濟、進出口貿易、資本流動、外向型產業以及銀行業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此外,課題組還對人民均衡匯率水平進行了評估,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盧邁認為,通過對匯率改革進行事后的評估,有利于于澄清目前還廣泛存在的六方面認識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匯率升值是國際上限制中國經濟競爭力的陰謀,這種陰謀論當美國要想施加壓力的時候往往會引起公眾一致的憤慨,已有的研究已經說明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一定程度上匯率低谷對保持出口的國際競爭力和經濟增長是有好處的,但是對于中國這樣的勞動生產率快速提高的大高長期保持匯率提高是不可能的,匯率升值的趨勢是難以避免的。
第二個誤區是匯率升值會對出口行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因為出口行業這個利潤只是一個很小的區間,一旦升值,他們都要垮臺。北大張帆所做的研究,用了一個大樣本的企業數據分析,情況正好相反,在匯率升值中確實有一些外向型企業倒閉了,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中國的進出口在這一時期仍保持快速增長,這個在張小濟他們的關于貿易研究里已經有說明,這個研究有幾個,一個是出口企業的銷售利潤率雖然低,但是資本利潤率還是較高的,對匯率波動承受能力高于很多人估計,第二企業面對波動會采取一定的風險控制措施可以減少成本,包括外企他們在很大利潤期間,他們自己在內部大幅度交換。第三,最根本的,外向型企業會及時調整出口的產品結構,區域結構、加快產業轉型,這是對中國經濟發展有非常大好處的。
第三個誤區是匯率調整對我國經濟穩定增長造成實質性的沖擊。根據模型估算結果07、08年人民幣對美元每年升值7%,與不升值情況相比實際GDP只下降了0.28個百分點,但是我國通貨膨脹率降低了0.42個百分點,工人實工資上升0.07百分點,經常項目盈余占GDP比重減少0.28個百分點,如果我們沒有過去20%的匯率漸進的升值,那么我們過程現在所面臨的流動性過剩等其他方面問題會更嚴重。匯率調整帶來產業結構的改善是幫助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
誤區四是漸進式改革不可行會導致匯率波動,以及資產泡沫,這是當時人們對改革方式一個非常大的擔心,外國也使勁說,所有國家在匯率改革中都是一次性的一次到位的,那么,中國采取了這樣的策略,實際上證明是可行的,在漸進式匯率改革中上述貨幣投放量增加都在一定可控范圍內,通過央行資本對沖等手段在這一階段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為08年下半年抗擊國際金融危機奠定了基礎,所以漸進式匯率改革在我國是可行的,我國制造業目前正處在轉型升級關鍵時期,漸進式明確了企業結構升級的方向,為制造業升級和轉型也留出了緩沖的余地。
誤區五是我國外匯儲備存量巨大,匯率升值會帶來巨大損失,這個問題目前一直很糾結我們的問題,匯率升值會帶來外匯儲備帳面損失,只要匯率不兌換這種損失只是帳面上的而不是實質上的,如果投資運用得好就不一定是實質上的帳面損失,關鍵在于用好現有外匯儲備,用于購買對我國長期發展有利,高回報的資產,增進國民福利的消費者,我國的外匯儲備對我國增大影響力所取得的作用,同時中國改革的一項經驗是不能只看存量更要看增量,如果為了保證兩萬多億,說它的不貶值,而不斷增加這種外匯儲備,對我國將是更不利的,所以只要保持外匯儲備總量,即使有一些塑料也可以通過經濟總量擴張來消除。
誤區六是05年以來匯率改革沒有在根本上消除匯率失衡的局面。這種主張其實主要是外國人提出的,經過05年開始匯率制改革,人民幣匯率對均衡水平偏差有了明顯改善,從學術上看衡量均衡匯率方法很多,課題組總體上認同是人民幣匯率相對金融制還有一定低估,低估值不到10%。美國國際研究所所長認為低估了30%、40%,這些說法其實是沒根據的,只要我國勞動生產率提高快,那么匯率的偏差必然會產生的,但是另外要看現在的改革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果。(記者王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