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接受新華網專訪
銀河證券孫建波:穩增長亟需建立成熟社會保障機制
新華財經北京9月13日電(汪文品)在新華網聯合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共同舉辦的“A股吶喊——求解中國股市危局,探尋資本市場曙光”系列采訪中,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表示,穩增長下一步亟需建立起成熟的社會保障機制,從容地迎接和應對傳統產業下行所引發的就業難題。
“穩增長”亟需建立成熟的社會保障機制
目前已經實施的“穩增長”政策效果在下半年逐漸顯現,宏觀調控接下來將怎樣“穩增長”?各界觀點不一。
在孫建波看來,“穩”字體現了中央對“就業”和“社會穩定”的重視。傳統的經濟模式在走下坡路,但舊產業泡沫的破滅為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高素質勞動力資源。孫建波認為,龐大的低端就業群體的就業穩定是當前政府政策的必然選項。
數據顯示,今年1-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平均人數累計同比增長1.6%,降至2010年2月以來的新低,這表明由于企業對未來形勢信心不足,對就業的需求也在下降。根據經濟學理論,舊的產業規模嚴重過剩的時候,往往意味著其訓練和雇傭的勞動者數量超越了合理規模。
孫建波指出,當傳統產業的泡沫破滅,產業規模萎縮的時候,將會釋放成熟的勞動者。因此,穩增長亟需建立起成熟的社會保障機制,從容地迎接和應對傳統產業下行所引發的就業難題。他表示,對傳統產業的失業群體實施救助,將會促使這部分勞動力資源向新興產業流動,成為經濟轉型的積極力量。
“三駕馬車”須有針對性分力而作
近日剛公布的8月份實體經濟數據仍在低位運行,進出口數據明顯弱于市場預期。有觀點認為,中國經濟的出口、投資和消費這“三駕馬車”已趨于失衡。
孫建波分析道,目前中國中低端產品的出口已經很難增長,粗放式的國內投資遇到瓶頸,國內消費也遇到收入分配約束。
在這種情況下,“三駕馬車”該如何發力?孫建波針對出口、投資、消費分別給出了建議。他表示出口需要靠出口產品的升級來獲得更大的國際價值分配;投資應該重點解決社會發展的瓶頸,為現代城市生活方式提供有質量的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消費則要依靠進一步改革國內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機制,讓老百姓有能力消費,有信心消費。
據悉,9月10日,國務院發布了醞釀兩年的《國內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這個新中國歷史上首次出臺的國內貿易規劃,意在擴大內需、促進消費。而昨日(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有關外貿的八項政策措施。這也為下一步穩住我國外貿發展勢頭提供了堅強的政策支撐。
“地方版4萬億”投資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
在已公布1-6月固定資產投資數據的28個主要城市中,增速超過全國增速(20.4%)的達到21個,其中貴陽高達57.9%,蘭州、海口超過40%,東部沿海的寧波、福州,亦在30%以上。這些規模龐大的投資計劃,猶如一劑強心針。不同的是,這一次的大規模刺激力量來自地方。
“地方的投資沖動體現了過去出口導向發展模式下城鎮化滯后于工業化的現實。”孫建波指出,受制于各地現有的城市建設基礎,近期貴州、長沙、寧波等一系列地方政府的擴內需、穩增長政策對經濟的拉動效應略顯不足。他表示,推動轉型的投資不是光靠行政扶持能解決的,政府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讓市場來選擇。
自7月20日寧波打響刺激經濟第一槍以來,截至8月底,各地政府發布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達10.53萬億元規模。然而,與2008年4萬億刺激政策推出后促發A股反轉向上不同,地方版的“4萬億”卻未能在A股市場掀起波瀾。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市已經不能準確反映經濟走勢了嗎?
孫建波坦言,不是A股不能反映經濟,而是A股的市值結構與經濟不匹配。他表示,將行業分解開來看,A股仍然是經濟的晴雨表。如,過去5年,以銀行、煤炭、鋼鐵、建材、交通運輸等為代表的傳統行業江河日下,而以醫藥、食品飲料、技術制造為代表的各類公司行情走高,這也恰恰反映了我國經濟的轉型方向。
本次“地方版4萬億”引起的廣泛質疑,很大程度上源于大家擔心如此密集的投資計劃會引起新一輪投資熱潮,加重經濟結構的病癥。孫建波也表示了他的擔憂,他指出項目實施一定要慎重論證,因為城市建設有別于過去的全國交通大動脈建設。如果地方投資領域不合理,項目實施不透明,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分配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