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裁員乃至團隊集體出走,原本捧著“金飯碗”的賣方研究業務生存環境愈發嚴峻。統計數據顯示,前7個月股基成交量進一步萎縮,日均僅1434億元,機構分倉數據延續此前兩年的下滑趨勢似乎不可避免。
但寒意之下不乏暖意。近年來,五礦證券、華創證券等一批中小券商借助某個行業強勢的研究能力擠入賣方研究隊伍,以銀河證券、民生證券為代表的一批試圖全覆蓋的券商更是逆勢擴張,試圖殺出一條“血路”來。
“一招鮮”蠶食
五礦證券“背靠大樹好乘涼”,專注礦業研究試圖殺出一條“血路”來,由于基數較低,去年上半年其分倉數據同比增長了九倍。此外,華創證券則依賴策略及個別行業研究快速獲得了一席之地。
“這是典型的‘一招鮮’,都是嘗試復制之前國金證券的策略。”有資深市場人士點評,對于不少規模有限的券商而言,采取這一策略是不得已為之,“中小券商規模小,養活申萬那樣的團隊一年成本上億,根本無法承受。而且品牌度低,很難招到好分析師,也難獲得基金認可,找個小切口沒準更容易生存下去”。
事實上,這些類似“一招鮮”的研究戰略已經逐漸“蠶食”大型券商的地盤。在眾多同行涌入之下,行業格局日呈分散之勢。今年中報分食蛋糕的券商達96家,同時傭金收入排名前十券商的收入明顯減少:2010年排名前十券商傭金收入總額為30.3億元,較2009年減少11.5%;2011年前十券商傭金收入總額為20.3億元,較2010年減少20.3%。
一批中小券商卻在近年快速崛起,如2011年中報增長最快的十家券商為五礦證券、華西證券、中信金通、國盛證券、華創證券、紅塔證券、國聯證券、民生證券、民族證券和浙商證券,平均增幅高達378%,前六名增幅都達到三倍以上。
與之相伴,上述公司的行業排名快速躥升,民生證券2009年行業排名第75名,2010年為第50位,2011年擠入前30名;華創證券從2010年的第36名前進至2011年的26名;信達證券則從2010年的第48名進至2011年的第35名。
“高大全”擴張
不過,并非所有奮起力追的券商都滿足于靠獨門絕技打拼市場。2011年,銀河證券及民生證券均在業績強力擴張,其中客戶規模龐大的銀河證券必然走上全覆蓋之路,而李鋒亦明確表示希望打造一個全方位的研究團隊。
在諸多有野心的券商看來,雖然中信、申萬等大型券商的研究優勢明顯,短期內難以逾越,但其成功絕非不可復制,保險、社保等機構的成長空間正在給目前主要抱守公募基金的研究行業開辟新空間。
也有券商研究所所長表示,稍有實力的券商不敢輕易嘗試“一招走天下”,這樣的盈利模式過于依賴某一位分析師及團隊,內部人才培養和挖潛可持續性較弱,一旦某位上榜分析師跳槽將對整個研究團隊帶來致命沖擊,可持續性差。更為重要的是,以公募基金的打分機制來看,分倉傭金多少更注重總體比拼,“哪怕一個行業特別強勢,如果其他團隊力量有限,公司在客戶服務排名上也跑不到前面”。
2012年上半年的分倉數據似乎印證了這一推斷。上半年,研究業務重新起步的銀河證券基金分倉快速攀升,2010年其基金分倉位列18名,市占率僅有2.22%;2011年增至11名,市占率3.20%;今年上半年其分倉數據超過中金公司及國泰君安等同行,躍至行業第三,市占率超過5%。一個極端案例是,五礦證券的基金交易量從2011年中報的30.92億元“跳水”至今年同期的3.84億元。
“上半年市場太弱,渠道的重要性放大,銀河證券營業部眾多,代銷能力強是極大的優勢。”對于銀河證券的快速進步,一位小型券商機構業務部人士如是解讀。記者 蔡宗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