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1月16日北京消息 據臺灣旺報12月18日報道,擁有百年歷史的上海交通大學,17日迎來一大批海外留學的臺灣精英!第二屆上海交通大學海外臺灣留學生“科技之旅”冬令營開營,聚集來自英美法等12個國家的67位臺灣碩博士生。大多數學員表示,臺灣工作機會少、發展空間差,所以想來考察大陸市場,未來也不排除留在大陸工作。此次冬令營是大陸高校“年輕朋友來相會”的系列活動之一,共有67位海外臺灣留學生與上海交大13個院系的42位學生一起探討現代科技與城市發展問題。
國際化大城 吸引力強
上海交大黨委副書記朱健表示,金融海嘯后,不管產業怎么變化,創業周期已越來越短,“創新就在身邊、創業也不遙遠”,活躍經濟的重點就是年輕學子。
據了解,包括北京、人民和復旦大學,近來都積極舉辦兩岸學生交流活動,但要一次召集這么多不同國家的學生,就算食宿機票全包也很困難,上海此次活動的人數規模,可算是大陸歷來之最。這趟行程吸引力在哪里?就是上海。美國賓州大學博士生鄭宸維說,他選擇到美國念書,就是想研究國際化觀光旅游,這次到上海可看看他們怎么做,回臺灣后可為產業提供策略建議。可惜,這種“愛臺灣”的意見算少數,來自美國州立大學的博士生小柏不諱言,他想來看看上海的市場與機會,因為臺灣企業只會壓榨員工,薪水低、工時長,而且“老人家”都把位子占滿了,就算想當老師,說不定也找不到學生,所以這趟來希望結交一些人脈。
不缺國際觀 要有勇氣
牛津大學博士生歐博翔在海外讀書時碰到很多大陸留學生,一直想到大陸來;而且他念歐盟法,在大陸法系中較有優勢。他說,若臺灣的副教授能到大陸二、三線城市當法學院院長,他也自信能在大陸做得不錯。
上海交大公共行政系講師盧永彬表示,其實臺灣學生不缺“國際觀”,而是缺乏勇氣真正走出去體驗異國的文化沖擊,所以到歐美讀書的學生越來越少;反之,到大陸的比例持續上升,但很可惜的是,像上海這樣的國際大城市,是靠實力一較高下,就算是外國人也不一定吃香,臺灣學生到此地求學,畢業后就算留下來,有企圖心闖進外資企業的人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