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稱,韓國大部分年輕人就夢想有個體面的工作。而在中國呢,年輕人個個都在打算做“老板”。
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7月21日報道,最近中國年輕人之間則普遍流行著“二十不當老板非好漢”的說法。可見中國創業熱情之高。作為創業的基礎,人人都在高呼創新。那么,是什么力量將中國打造成了一個創業國家呢?
報道稱,中國的創業熱潮通過數據體現得非常明顯。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消息稱,2015年中國新增法人達到443.9萬家,刷新了歷史最高紀錄,比5年前的94萬家增加了4倍以上,相當于每天都有1.2萬家以上創業公司成立,約是韓國所有風險企業總數的150倍。
把中國打造成創業國家的力量主要有兩股,一是中國政府的堅定支持。這種支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構建方便創業的強大基礎設施。包括象征中國青年創業的北京中關村在內,中國各省都成立了創新產業園區,為創業提供依托。
中國政府的第二大支持體現在對人才的投資方面。中國早在2011年就頒布了吸引優秀留學人才的“千人計劃”。入選千人計劃的人才不僅可以得到創業初期資本支持,還可以獲得各方面的生活費用補助。他們可以獲得200萬-400萬元人民幣作為研究啟動資金,并可以獲得與中國最頂級九所大學同等級別的薪水。千人計劃也是中國為吸引那些出國尋求更好教育的人才重回祖國而頒布的物質與精神支持政策。
第三大支持是通過補償機制使投資者可以放心對新生風險企業進行投資。中國推出了由政府為投資者的失敗創業投資提供補償的項目計劃。上海市政府為刺激天使投資而從今年2月開始推出的補償項目便是一個典型例子。根據該項目,天使投資者向風險企業投資時如果不幸失敗,無法回收投資資金,最高可獲600萬元人民幣補償。
報道稱,中國創業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民間領域的強大支撐。目前的創業熱潮雖然由政府主導掀起,但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民間企業為打造初創企業生態環境而積極進行投資的做法也點燃了中國的創業熱情。
中國經濟結束將近30年的高速增長時期,進入了被叫做“新常態”的中速增長時代。因此中國政府認為,為了激活中國經濟,必須以創新為武器鼓勵民眾更多創業。同時,中國此舉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解決就業難的問題。
報道稱,中國青年也不滿足于一般的工作崗位,普遍希望得到更加優質的工作。為了打破這種無法令人滿足的現狀,他們紛紛將創業視為新的突破口。
中國掀起的創業浪潮并非與韓國毫無關系。中國掀起史上最強烈的創業風潮,對韓國新生風險企業也不失為一大機遇。有意延續全球信息通信技術企業成功案例的中國創業熱潮預計將在未來5~6年持續發展,利用中國創業生態環境可以為面向更大的市場開展事業創造條件。
報道稱,當然,進軍中國時需要考慮諸多因素。由于中國的競爭比韓國更加激烈,而且通信環境、用戶習慣等市場情況都與韓國存在差異,必須提前做好先行調查。此外,還需要對中國市場乃至中國文化進行充分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戰略。老話說“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在中國經商,只要提前做好充分的了解,才能有所收獲。
[責任編輯:崔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