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海峽論壇期間,漳州成立兩岸女大學生創業創新基地。這是全省首個專業服務于兩岸女大學生的眾創機構,旨在構建漳臺女大學生創業創新交流機制,實現兩岸女大學生的協同創業——
眾創,姐姐妹妹站起來
東南網6月3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通訊員 楊衛玲)
亟待撐起的眾創“半邊天”
創業一年多,鄭琳婷團隊感受到了女大學生創業的心酸。讓她們覺得不平的是,許多時候,她們不是專業能力與創意水平不如人,而是輸在性別上。
“當我們和男性創業者一起爭取機會時,除非自己的項目特別突出,否則對方一定選擇男生。”鄭琳婷是漳州人,也是一名90后創業者。2015年,從天津城建大學畢業后,她和一幫姐妹回到家鄉創立“墨卡動漫”。去年,墨卡團隊發起的漳州首場動漫展,讓她們在當地小有名氣。
即便如此,創業之路依然舉步維艱。“大多數投資者都認為女生創業就是玩玩,男生的成功率更高。”鄭琳婷的合伙人許娜娜說,她們還面臨著難以應付的酒桌文化,以及信息獲取能力不足等先天弱勢。因此,二人經常感慨:“明明可以安靜地做個柔美的女子,生生被逼成了女漢子。”
在漳州兩岸女大學生創業創新基地,她們找到了共鳴。該基地運營負責人吳少華,長期關注女性創業現象,曾專門了解過大陸女性創業現狀。“目前,大陸女性創業者平均年齡為47.6歲,青年女性創業資源嚴重不足。”在吳少華看來,當前青年女性創業服務與支持機制還不健全,眾創空間一擁而上,缺乏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
不過,這一現象已得到關注。6月12日在廈門開幕的第八屆海峽論壇·海峽婦女論壇,首次聚焦兩岸女大學生創新創業話題。次日成立的漳州兩岸女大學生創業創新基地,是這次論壇的成果之一。
吳少華認為,臺灣創新氛圍濃厚,農創、文創經驗可資借鑒,在大陸創新創業蔚然成風的背景下,深化兩岸女大學生創業創新交流合作,大有可為。
專業服務為“她”保駕護航
漳州兩岸女大學生創業創新基地,是一個怎樣的平臺?按照規劃,該基地將以醫事科技、非遺手藝、文創制品等適合女性創業的產業類別為主要方向,提供專業培訓、資訊推送、行政服務、資本對接、市場推廣等一系列公益孵化服務。
“專業化服務的背后,是來自兩岸的智力支持。”漳州市婦聯負責人表示,基地成立當天,共有26位業內專家獲聘為基地首批創業導師,其中16位來自臺灣。他們中既有島內高校的教授,也有文創領域的行家。
創意的變現,離不開暢通的市場通路。多年深耕文創、教育等行業,讓吳少華積累了大量的市場渠道與入口,這些資源可為女大學生創業者提供支持。
以文創創業項目為例,吳少華的另一個身份是龍彩(福州)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當前,該公司正與福建新華集團合作,參與其旗下100多家實體書店的業態改造與經營,涉及省內10余個地市。改造計劃參考了臺灣誠品書店模式,將把實體書店改造為復合多元的文化綜合體。未來,女大學生們的文創產品將從這里走向市場。
在投融資方面,該基地正與當地金融機構合作,推出面向女大學生創業者的金融服務。按照吳少華的設想,今后兩岸女大學生創業者只需通過基地提出申請,便可獲得無憂貸款,從而繞過煩瑣的手續流程,享受更大的優惠力度。
深化合作共育兩岸“她力量”
6月13日,漳州兩岸女大學生創業創新基地成立當天,還舉行了一場名為“共贏創新、筑夢未來”的主題沙龍。來自島內11所大學的女大學生參與了這場沙龍,她們討論最多的話題是,如何通過深入對接,實現兩岸女大學生的協同創業。
“當天,約30位臺灣女大學生成為首批入駐的成員。”吳少華表示,希望兩岸創業力量協同起來,催生出更多共同的創業成果。
事實上,兩岸女大學生的共同創業成果,正在孕育當中。閩南師范大學女大學生創業團隊最近推出一款名為“逸生”的APP,將目光投向了時下頻發的醫患糾紛,希望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重建醫患溝通渠道,從而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在沙龍活動上,臺灣元培科技大學校長林志城為APP提供了優化建議。這讓吳少華受到了啟發。他的計劃是,將該項目轉換成兩岸合作成果,把臺灣元培科技大學的女大學生和老師引入該項目,雙方共同對APP進行完善和提升。
“兩岸女大學生創業者的深度對接,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吳少華表示,未來他們還將通過設立線上交流平臺、兩岸互辦創業創新夏令營、互訪當地優秀女企業家等方式,進一步深化兩岸女大學生創業者的交流與合作。
[責任編輯:崔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