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9日 11:26:33 來源:科技日報
今天中國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包括相當資深的科學家,開始進入創業的行列。有人就問:科學家創業的風口是不是已經來了?
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回答yes or no。不如轉換一個角度去看,如何更好地構建中國高科技創業的生態環境。
不斷改善的高科技創業生態
從大的環境來看,首先,國家已經深刻地認識到,過去靠規模巨大的市場、靠廉價勞動力、靠改革開放30多年的政策紅利積累的優勢,正在逐漸失去。中國真正要成為一個強國必須要靠科技。所以國家在政策上,在資金投入上大幅度支持高科技的發展。
其次,中國采取了相當有力的吸引人才的措施,大批的海歸,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海歸回來,為高科技發展帶來人才的強力推動。由于人才水平的提高和資金投入,中國的科研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一些領域已經做得相當不錯。原創性研究才是高科技產業的原動力。
第三方面,資本其實是推動高科技發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中國的投資界已經有了相當的積累,也變得慢慢成熟,變得不那么短見,變得對高科技有興趣。
第四方面,中國的地方政府作了相當大的努力,有各種各樣的政策、資金以及資源的輔助,各種各樣的人才引進計劃、高科技園區、孵化器,也很好地推動了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還有一個值得提及的重要因素,就是跨國公司在中國建立為數不少的研發中心,他們帶來了高科技創業所需的嚴謹態度和先進的管理和文化,也引進和培養了大批人才,在某種意義上推動了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另外,中國的研究外包產業近幾年蓬勃發展,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這給高科技產業降低了門檻:不需要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了。
總體上,這五個方面構成了今天中國的高科技創業生態。同時,政府推動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近年來國內逐漸形成的企業家精神(勇于創新,甘當風險,務實執行),使有些人認為以色列、美國、中國是少數幾個在世界上比較適合高科技創業的國家。
科學家是否適合創業
高科技創業離不開人,其中重要的主體是科學家。如何看待科學家創業?是不是中國已經到了技術的爆發點?對此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分析。有些行業的科學技術可能已經到了一個爆發點,而有些則正在醞釀過程當中,甚至還有一些還遠未成熟,所以從總體上很難籠統地說中國是否到了一個技術的爆發點。
具體到生物技術領域,近幾年發展迅速的癌癥免疫治療、基因科技、干細胞與組織工程技術、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學、生物醫藥、基因檢測、醫療器械等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重視,無論是科學界還是投資界都非常關注,也許在生物科技領域有相當一部分技術,可能會在不遠的將來有比較好的發展。
什么樣的科學家創業者會受到投資者關注?一般來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年輕科學家,擁有比較獨創而先進的技術,他們富有激情,意志堅定,百折不撓,具有極強的執行力、適應性與靈活性,極其渴望將自己的發明轉化。還有一類是資深科學家,具備企業家精神。他們有遠見、愿景清晰,對科學的認識兼具深度與廣度,并且有鼓動性與號召力、組織力,善于溝通協調。
但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他們都需要組建懂得企業經營和市場拓展的團隊,最好擁有可能建立市場壁壘的技術。有時候,一個在科學領域已經很成功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成功反而會變成包袱,因為這樣的人創業往往缺乏必須的冒險精神。
一個科學的工作最終變成一個產品甚至商品,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但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大學教師們往往敝帚自珍,看重自己的技術,但對于真正實現商業化過程中所經歷的汗水和淚水并不清楚。這里面有投資人的貢獻、經營管理者的貢獻、企業科學家工程師的貢獻、法律財務后勤人員的貢獻,等等。因此,科學家創業要有一種心態,其出發點應該是怎樣將自己的科研技術推向轉化應用,也就是將自己的科研提高到另一個境界。要有做出造福人類產品的情懷,而不是科研之余順便賺點錢。現在的資深科學家中有很多人都在做公司,好像很時髦。但是一個事實是,大部分高科技公司是要失敗的。你把人生中那么寶貴的時間撲上去,做了幾年后失敗了,那是多大的損失啊。因此,科學家創業要真的有激情,要有巨大的投入,還要充分估計高科技創業的風險和難度,而且找到合適的團隊非常重要,要懂得與大家一起創業分享成功。
創業與投資都需要專業性
眾所周知,美國因為1980年代出臺的《拜杜法案》極大地推動了高科技創新,其核心在于國家把發明權利授予發明人所在的大學或機構,但它們不能夠阻礙將這一發明專利轉化,由此大大解放了美國高科技創業的束縛。
中國政府今年5月也出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站在整個國家向現代化,向高科技邁進的角度來講,是相當不錯的政策,值得進一步深入思考的是,怎樣更好地構建高科技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任何一個高科技創業,從創意到技術到樣品再到產品和市場,是相當長的過程。中國當前缺乏的是從基礎研究到技術到樣品這一段的投資。基礎研究有國家科研基金投入,到了樣品階段風險資本才敢進來,但兩者中間的階段,是一個空擋,需要有資本投入,進行撫育,后面的成功率會高很多。其實這并不需要太多的錢,希望得到高校,地方政府、私人基金會等資源的支持,會孕育很多可能性。
另外還需要改善的一點是,對科學家創業的企業進行合理的人才配置。這里非常需要的是職業管理人員,需要有經驗的CEO。清華大學的X-Lab創新創業教育有一點做的不錯,他們邀請了校友中有相當創業經驗的企業家、投資人來指導、幫助年輕的創業者解決創業中的各種問題。這些創業導師還會帶來各種資源,這樣就大大提高了高科技創業的速度和成功率。
創業是從無到有、非常艱難的一個過程,而很多科學家,特別年輕科學家,基本上沒有經驗。某種程度上來說,高科技創業尤其需要創業者與投資人兩個方面都具備相當的專業性,并且很好地結合。
在美國,風險投資者專業度相當高,有很多投資人對某些專業領域的理解非常深入。中國的投資人也正在趨向專業化,很多投資人都會花時間和精力去跟大學教授和研究人員交流,學習專業知識,去了解他所投資的領域,慢慢也變成這個領域的專家,甚至已經有一些投資人開始支持科學共同體的發展,這是中國科技投資的一個趨勢,或者說良好現象。
一個創業者可能擁有某個關鍵技術,但是圍繞這個技術最終做成產品可能還需要許許多多項其他技術,需要原材料,需要用戶和市場。因此,尋找合適的投資人變得重要。一個好的投資人不僅帶來資本,而且帶來各種資源,包括管理人才的資源,能夠為創業者提供周邊的技術支持,供應商,服務商和下家市場的資源,兩者的優勢結合可能令創業事半功倍。
(作者系清華大學教授、著名神經生物科學家)
李彥宏:創業發家的七種絕密“武器”2016-11-09 11:24:18
“一帶一路”打開兩岸文創大空間2016-11-09 10:22:13
臺灣青年創業創新基地及海峽兩岸節能機械孵化基地啟動2016-11-09 09:59:45
兩岸企業界:期盼在創新與合作中擁抱未來2016-11-09 09:57:56
首屆兩岸創新創業大賽頒獎 平潭"重金"招攬創業者2016-11-09 09: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