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30 10:3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29日電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蔡昉今日指出,創造力的積聚不會造成產業依賴和資源枯竭,核心在于各群體交融,是未來全要素生產力的源泉,創造力的積聚才是城鎮化,特別是新型城鎮化的本質。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2015年中國城市發展高峰論壇暨《城市藍皮書No.8》發布會今日召開。
談及如何使新型城鎮化成為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蔡昉指出,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方式轉向中高端,城鎮化不能走老路,需強調三點:
一是經濟增長速度換檔是一種必然性,它本身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我們要適應它。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寧要較低的經濟增長速度,也堅決不能用傳統的發展方式去維持經濟增長,也不能在依靠傳統的經濟增長動力。
二是接受結構調整的陣痛是必要的,是符合發展規律的。如果沒有這個陣痛,產業結構調整不能實現,發展方式也不能轉變。因此城鎮化要是推動,而不是延緩發展方式的轉變,要允許陣痛,沒有陣痛就說明創造性破壞的機制沒有發揮作用,因此生產率也不能得到提高,也不會有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
三是消化前期刺激政策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而不是在已有的深層次矛盾上再進一步火上澆油,也就是說不再應該以產業為核心推動城鎮化,這就是“新”意所在。
蔡昉表示:“按照這個定義這種方式來修訂一下城市化的定義,我們說創造力的積聚才是城鎮化,特別是新型城鎮化的本質。特別是對我們今天面臨的挑戰有直接的針對性。”
一是創造性的積聚不會造成產業依賴和資源枯竭。現在到處是資源枯竭的問題,現在說“新東北現象”在某種程度上是資源枯竭的一種表現。但是與此同時,如果不改變觀念,還推行傳統的城鎮化,實行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還會造成產業資源依賴,未來仍然是資源枯竭。
二是以創造力為核心推動城鎮化,必然這個城鎮化不能是排斥性的,創意不是某些特定精英集團的專利,而是全體勞動者共同形成的。同時創意也要專心致志,得益于勞動分工。創造力的核心在于各個群體的交融,而不在于少數精英集中在一個地方。
三是創造力是未來全要素生產力的源泉。農民工增長速度上半年只有0.1%,符合人口變化趨勢的,未來這種資源重新配置的源泉勢微,唯一的全要素生產率來源就是創新、創業、創意。如果不能開發出新的生產力的源泉,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就打造不出來,也就不能引領新常態。
蔡昉表示:“按照這樣的分析找出必要的政策調整,以及旨在獲得立竿見影的紅利的改革措施這個結論已經呼之欲出,也就是以加快農民工市民化為核心的戶籍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的進程。”
他指出:“這項改革內涵十分豐富,不是簡單的給農民工一個身份,而是有一系列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和在城市被包容的內涵。紅利也是巨大而長遠的,具有明顯的正外部性,帶來的改革紅利是巨大的,是大范圍的,不是被某一個推進改革的群體所獲得。戶籍制度的改革要由中央來做頂層設計者,要由中央來做督辦推進者,同時在一定的范圍內要讓中央來做適度的買單,以便分擔改革的成本,分享改革的紅利。”
國務院支持“四眾”企業上創業板新三板2015-09-29 10:30:00
白重恩:資本市場是企業發展創新的推手2015-09-29 10:28:00
金融體系要為創業創新再加一把火2015-09-29 10:27:00
激發創新創業更大想象力2015-09-29 08:58:00
胡衡華:以知識產權為核心掌握創新主動權2015-09-28 1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