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字是什么字?”“貝殼的貝。”
“那這個字呢?”“不認識。”
“老師告訴你,這是河水的河。你們看,這是一位扛著鋤頭的農人,在有水的地方走,古人用這個來表示河的意思。”
29日下午,臺北孫中山紀念館的回廊上,人頭攢動。兩位從新北市趕來的小學生吳采晏、吳曜呈姐弟,正在與臺灣中華書道學會工作人員進行“漢字好好玩”甲骨文競猜。答對了,他們高興歡呼;答錯了,工作人員跟他們講解。
“甲骨文太有意思了!”正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吳曜呈說。
當天,2018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在臺北開幕。25個臺灣民間書法團體齊聚臺北孫中山紀念館回廊,共同舉辦藝術節的活動之一“漢字藝術嘉年華”,吸引眾多民眾參加。
嘉年華活動既有書法作品展示,也有毛筆DIY教學、篆刻現場示范、親子同樂制作漢字卡等互動活動,讓民眾在參與中體驗漢字之美。
“我們沒想到會來這么多人,這說明只要我們能夠提供參與和展示場所,傳統文化會感動很多人。”25個團體之一的臺灣書法教育學會秘書長陳建蒼說。他們為民眾帶來了毛筆DIY教學活動,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很多人成功制作出毛筆,滿臉興奮。
中華書道學會則帶來“親子同樂—漢字好好玩”體驗活動,邀請家長和小朋友進行拆字、拼字、組字、接詞等游戲,從游戲中體認漢字之奧妙,寓教于樂。
“漢字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值得我們中國人永遠傳承。”中華書道學會理事長陳玉英對記者說,看到小朋友們對甲骨文、對漢字那么喜愛,她感到很欣慰。
2018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和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藝術節的前身為2010年開始在兩岸輪流舉辦的“兩岸漢字藝術節”,經過兩岸文化藝術界的共同努力,藝術節已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
陳玉英對兩岸文化交流十分贊同。她告訴記者,自己已多次前往大陸進行文化交流。中華書道學會今年赴安徽安慶和福建廈門交流展示書法作品,受到大陸書法家的歡迎。
“文化交流能促進兩岸的親情,促進兩岸和平。我們希望兩岸通過文化交流,共同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她說。
今年的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活動內容豐富,將在臺北孫中山紀念館、臺灣藝術大學、臺灣師范大學等地舉辦書畫展、碑拓展及相關學術研討會,時間從9月26日持續至10月10日。
作為藝術節的組成部分,“漢字薈萃-兩岸名家書法篆刻展”也于當天開幕,來自海峽兩岸幾十位書法名家的作品在臺北孫中山紀念館博愛藝廊及文華軒展出。
臺北的張先生偕母親一同來觀看書法展,他們常在作品前駐足良久并低聲討論。臨近下午五點,在工作人員提醒即將閉館時,張先生和母親才緩緩離去。
“書法作品展示的不僅僅是漢字之美。”張先生對記者說,書法呈現的多是文學史上的名篇佳作,所以欣賞書法還會促進人們更多地去了解、研讀相關人文著作,也就是更廣義上的中華傳統文化,“我支持兩岸這樣的文化交流”。
連續幾天陰雨綿綿后,29日的臺北見到了夕陽西下。
吳曜呈說,他喜歡書法課,平時也有在家里練習,以后還要更努力,“因為我以后想當一名語文老師”。
[責任編輯:劉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