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演出時,陳錫煌總會帶上一尊“田都元帥”金身,開演前必定會用三炷香祈求順利。這名臺灣布袋戲大師家的供桌上,還有一尊從天花板垂到桌面的鐘馗懸絲傀儡。
布袋戲又稱掌中戲,相傳17世紀起源于福建,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和廣東潮州等地流傳,后由來臺先民帶入寶島落地生根?軕騽t指懸絲木偶或提線木偶,有上千年歷史。在臺灣,兩者交集不多,陳錫煌家卻是非常獨特的例外,在兩岸木偶藝術史上寫下重要一筆。
陳錫煌生于1931年,隨母姓,他的父親李天祿是“亦宛然”掌中劇團的班主,曾參演侯孝賢導演的多部電影。雖出自布袋戲世家,但陳錫煌和弟弟李傳燦年少時曾隨渡海來臺的傀儡戲藝師張國才學藝。
1988年,李天祿看到泉州木偶劇團黃奕缺的提線木偶表演錄像,嘆為觀止,當即決定讓兩個孩子回渡海峽拜師。據李傳燦回憶,父親曾說,當布袋戲演師,一定要會演傀儡戲。
黃奕缺生于1928年,13歲學藝,1952年加入泉州木偶劇團,后不斷創新懸絲木偶制作和表演藝術,成長為一代木偶大師。在兩岸木偶劇界,流傳著“泉州有個黃奕缺、臺灣有個李天祿”的說法。
1990年,泉州木偶劇團請出“戲神”田都元帥,為陳錫煌和李傳燦舉行正式拜師儀式。據記載,閩臺民間信奉的“田都元帥”原名雷海青,福建莆田人,是唐玄宗時期著名的宮廷樂師,至今仍被臺灣戲劇界、音樂界奉為祖師爺。
跨海師從黃奕缺時,陳錫煌和李傳燦都已是臺灣布袋戲領域頗有影響的藝師。黃奕缺言傳身教,每天親自傳授提線木偶絕技,臨別時贈送了親自雕刻的戲偶給兩個徒弟。
此后,兩岸木偶界的交往日趨頻繁。李天祿、陳錫煌和李傳燦都多次赴大陸演出交流。黃奕缺也兩次率團來臺巡演,且場場爆滿,很多臺灣觀眾沒想到大陸的木偶戲如此精彩,“追著劇團到處跑”。
1998年,李天祿去世,黃奕缺專程前往臺北送別。2007年,黃奕缺逝世,陳錫煌和弟弟也趕往泉州吊唁。
2009年,陳錫煌創立“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其時已79歲高齡,顯見他對布袋戲傳承的熱忱。
據門生陳冠霖介紹,陳錫煌在傳藝過程中會談起當年在泉州學藝的往事,教授風格跟黃奕缺頗有默契。傳統的布袋戲和提線木偶戲皆用閩南語演出,劇目多改編自歷史傳奇故事,很多口白是文言文,為減少語言障礙,陳錫煌和黃奕缺一樣都在提升戲偶表現力上精益求精。
傳統提線木偶最多16條線,為讓表演更傳神,黃奕缺逐漸把線加到36條。他表演代表作《馴猴》,十指自如操控提線完成勾、挑、提、抽等動作,讓木偶能彈吉他、跳迪斯科、騎自行車。而陳錫煌的掌上布偶則能自如地用雙手帶著折扇,旦角能從容撩起長發,流暢灑脫,一氣呵成。
近年來,隨著藝術市場的變遷和人們欣賞習慣的改變,臺灣的傀儡戲日漸式微,但布袋戲仍有一定的群眾基礎。陳錫煌致力推動傳承的緊迫感從未減低,這也與師傅黃奕缺晚年的心境如出一轍。
陳錫煌曾和臺灣科技大學團隊合作,通過智慧手套記錄他操作戲偶的手勢,保留快要失傳的操偶技藝,并設計交互式體驗游戲讓公眾體驗戲偶操作。
他還通過劇團每年主辦的“大師工坊”課程,面向布袋戲愛好者授課。今年的課程以經典劇目《武松打虎》為主題,分為工藝制作、后場音樂、戲偶操演和兵器道具四班,每周一課,讓學員能在近半年里全程參與一出戲的創作過程,并在期末進行公演。
64歲的蔡先生是資深戲迷,曾參加“大師工坊”,跟著陳錫煌學習制作戲偶帽子,現在已能刺繡精致的金聰笠。
如今雖年事已高,但陳錫煌仍堅持親自指導年輕演員排練,示范起武打段落手法干凈利落、虎虎生風。在家的時間,他也多是用來制作戲偶或縫制戲服。
陳冠霖說,受師傅影響,劇團年輕人也對布袋戲的源流都很感興趣,會主動了解這一傳自大陸的傳統藝術的歷史。(記者賈釗 陳鍵興)
[責任編輯: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