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5月4日綿陽訊 日前,“2018年大熊貓‘團團’‘圓圓’故鄉行”暨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參訪團前往四川綿陽市參訪,并深入北川縣地震遺址保護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和梓潼縣“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感受兩岸血濃于水的親情和中華文化魅力。
歌“頌”情懷,唱出“兩岸一家親”心聲
4月19日晚,綿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嚴俊在綿陽會見了參訪團成員一行,介紹了綿陽市情以及國家科技城建設、全面創新改革、投資發展環境和文化旅游發展等情況,并與參訪團成員座談交流。
“我的家鄉在那魯灣,你的家鄉在那魯灣,從前的時候是一家人,現在還是一家人……”來自南投縣的議員史清水拍著手,帶頭唱起了臺灣民歌《我們都是一家人》。聞聲而動,參訪團成員很快就簇擁在一起,用嘹亮歌聲抒發同胞手足情。
一曲怎能盡興?《我們都是一家人》的歌聲剛落下,大家又唱起了由綿陽三臺縣鄧禹平作詞,并在兩岸傳唱度極高的《高山青》。“高山常青 澗水常藍……”大家手拉手,用少數民族舞蹈表達“兩岸一家親”。
跨越海峽,兩岸同胞的心永遠連在一起
4月20日,參訪團前往北川地震遺址保護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參訪。走進滿目瘡痍的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一棟棟被地震摧毀的建筑物,一個個搶險救援的感人故事,讓參訪團成員久久不語,心里默默地為地震遇難同胞祈福,愿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走進“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停擺的時鐘、壓扁的汽車、父親抱著遇難孩子的悲痛……一個個實物陳展、一幅幅圖片背后的故事,讓同為華夏兒女和同處地震多發地帶的中國國民黨原住民工作會會長吳繡菊感同身受,難掩心扉失聲痛哭,她說:“雖然跨越了臺灣海峽,但此時此刻我的心里像是失去了自己的家人一樣難受。”
臺灣彰化縣警察張文成激動地說:“不論是在地震遺址還是在地震紀念館,不論是聽介紹還是自己的所見所聞,都讓我感受到在處置自然災害的時候,祖國真的很偉大,各級政府真的很作為,災區民眾真的很堅強。”
臺灣賽德克頭人黃立仁更是抹著眼淚感謝祖國大陸救援人員對其家人的幫助和關愛。他說:“10年前地震發生時,我的妻子正在汶川境內參訪交流,正是因為有祖國大陸親人快速、有效的救援,才讓我的妻子脫離險境。如果沒有祖國和親人的幫助,就沒有我現在完整的家庭。感謝祖國的親人們。”
新城新貌,彰顯祖國大陸的強大力量
走出遺址保護區,參訪團成員一行來到了異址重建的北川新縣城。當得知新縣城僅用了3年時間就實現了選址、規劃、建設的“造城”偉大成就后,參訪團成員無不嘖嘖稱贊,并為“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中國質量”而感到自豪。
走進“巴拿恰”羌族風情街,干凈整潔的商業街、琳瑯滿目的土特產、如火如荼的商業氣息以及熱情好客的羌族同胞,讓大家的情緒從傷痛中逐漸振奮起來。大家不時走入各個商鋪參觀、購物,與穿戴羌族服飾的姑娘們合影留戀。
彰化縣少數民族人文關懷監事辜素香顯得有點激動。她說:“從地震遺址到北川新縣城,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蛻變,什么叫重生。在這么短的時間建一座這么漂亮的新城,我不敢想像,只有強大的祖國才會彰顯強大的力量。”
傳統文化,兩岸同胞割不斷的精神紐帶
包括各少數民族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是聯系兩岸同胞心靈的橋梁。在北川羌民俗博物館,參訪團成員在講解員的介紹下,不僅了解了羌族的由來、羌文化的傳承以及羌族民俗文化,還通過激光投影成像技術,觀摩并學著跳起了羌族傳統舞蹈“莎朗”。
彰化縣議員陳榮妹說:“此次參訪交流我們組織了包括阿美人、泰雅人、賽德克人在內的臺灣少數民族代表,他們和羌族同胞一樣,都是能歌善舞。羌族同胞用美妙的羌歌讓我們感受到了羌文化的魅力,我們也會更加注重加強兩岸在少數民族文化方面的交流。”
在文昌帝君祖庭七曲山大廟,參訪團成員了解了已經舉辦了三屆的“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情況,參訪了七曲山大廟,拜謁了文昌帝君。參訪團團長張兆恩感慨地說:“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是兩岸割不斷的精神紐帶,希望以后組織更多臺灣同胞前往綿陽,零距離感受綿陽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不斷拓展綿陽與臺灣在文化、經貿、農業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在綿陽期間,參訪團成員還前往梓潼縣“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參訪了兩彈城,對老一輩科學家為了祖國安全和國防建設付出的艱辛和努力表示由衷的欽佩,對“兩彈一星”精神驚嘆不已,更深深感受到了祖國國防力量的強大。(中國臺灣網、綿陽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