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交流 成長”陜師大營員活動心得(四)
為期一周的“2016兩岸大學生漢字書法藝術交流夏令營”即將接近尾聲,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懷著好奇而又激動的心情和我們的臺灣同胞度過了愉快而有意義的六天。在此期間收獲頗豐,要感謝我們的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大陸編委會和臺灣中華文化總會以及承辦活動的陜西省語委辦和各位臺前幕后為此次活動辛苦奔波操勞的工作者;顒拥膬热葚S富,目的明確,形式多樣。
在活動的第一天,馬西平老師來到現場向同學們做示范。下午同學們的第一次書法實踐交流開始了。同學們創作出了不少優秀的團扇作品,最后各學生代表還共同書寫了書法長卷以書會友。還有后面由胡慶恩老師為我們做的《虞世南筆髓論--契妙》的講座,胡老師講話抑揚頓挫,邏輯清晰嫣然他的書法作品一般。書寫時確實遇到的部分相同問題,聽完覺得明朗不少。李繼凱老師的講座很是精彩,李繼凱老師溫文爾雅,語言風趣使講座過程歡樂不斷,在愉快的環境里更好的學習知識。期間還穿插著其他的考察游記活動,我們一起夜游曲江、黃帝陵祭祀,兵馬俑一日游還參觀了碑林博物館。在碑林博物館,我們共同領略了許多著名碑刻的風采。如《熹平石經》、《嶧山刻石》、《集王羲之圣教序》、《曹全碑》、《顏勤禮碑》等等。更感謝余志海老師為我們辛苦講解。今天我們去了乾陵,一到目的地就有我們的王雙懷老師為我們整理了關于乾陵的知識,唐代書法是書法發展史上的高峰,對后世的影響更是深遠。在這里不論是大陸的同學還是臺灣的同學都真切地感受了千年前的中華皇家墓室文化的深沉與厚重。棺槨上精致的線描藝術,生動的唐三彩陶制品,氣勢雄渾的無字碑。
還有一天就要結束全部的行程,我們為此準備了聯歡節目,期待明天各位同學帶給我們驚喜。不同的學校,新的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互幫互助共同攜手前行。(閆慧慧)
很榮幸也很開心參加這次兩岸大學生書法交流夏令營活動,活動期間,夏令營舉辦了兩岸大學生見面儀式、書法展覽、胡慶恩老師和李繼凱老師的書法講座、筆會交流、和參觀碑林,黃陵祭祖等活動,并以歡樂的聯歡晚會完美謝幕,多所高校的近百名大學生歡聚一堂。通過這次活動,也結識了很多臺灣摯友。與年輕一代的朋友有許多共同的愛好,無隔閡式交流,我們課上相互交流學習,課下我們帶臺灣同學感受西安民俗風情,從大街小巷、夜市文化中體會西安生活的點點滴滴,收獲了知識更收獲了不可多得的友誼。
大陸和臺灣,雖然隔了一個海峽,可是,在文化上卻不約而同,就像大陸的南北差異一樣,奔放和典雅,豪邁和清秀,不同的追求產生了不同的藝術效果,但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產物,他們兼容并蓄。臺灣現在雖然總是在說注重形式上的革新,但繁體的店名,豎排繁體的告示和書本排版,都在訴說著他們對于我們傳統文化的堅持。王雙懷教授的講座,講義上的每一個字都在我們面前生靈活現,真的帶著我們從古時候走過一樣,而中國的文字,我認為,也只有了解了它的根源,才有可能讓它發展的更遠,更廣。
為期8天的夏令營即將結束,雖然辛苦并快樂著,但是我們不枉此行,感受這有故事的西安,也結交了一些好友。祝朋友們身體健康,學業有成。(楊嵐)
我們在滿懷期待中迎來了2016兩岸大學生書法藝術交流夏令營,初見臺灣的同學和老師們,心中充滿好奇,總覺得他們會和我們在思想、所受教育、觀念會有很大不同,可能是我們從書本,新聞媒體了解到的太過片面局限吧。
連日來的接觸交流,我的感受也在不斷變化,臺灣的老師和同學和我們一樣很熱情友好,大家在一起總是有許許多多的話題,相互了解各地的風俗習慣、教育制度、人文風情等等。大家一同去拜祭黃陵,參觀碑林博物館,看到大家都很興奮的互相探討,認真觀摩碑林石刻,我能深刻感受到我們同根同祖的血脈相連。兩岸雖然在政治上存在分歧,但大家擁有共同的姓氏、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化,這些東西牢牢把我們聯系在一起,沒有任何人任何勢力破壞掉這層關系,作為當代大學生,理應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在對兩岸同胞的友好往來交流,建立互信做出貢獻,使兩岸關系正;、穩定化營造良好的環境。(章軒愷)
西安對醉心于探尋華夏文明源流的兩岸營員來說,其就如同一座浩翰的天然歷史博物館。用手觸摸歷史,用腳丈量文明,真正對人生有益的知識都從生活中來,也必將用到生活中去。常言道,百聞不如一見。幾天來親歷目睹所到之處,皆會引發點點遐思,油然升起一種深深的踏實安然之感,感悟厚重歷史,一切都是那么的愜意。
期間大家一同經歷風雨,有驚喜,有感動,最重要的是我們相互建立起的友誼。朋友的濃情厚意會讓一切發酵,這使得我們眼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飽含了純樸的友情,其將散落在我們片片感言中,封存于張張照片里。
有情不管別離久,情在相逢終有期。這段美好的記憶已烙印在我的心里,直到永遠。(朱英強)